余世蓉华拾叁娘子
第80章 段安平(第3页)
他有点故意装傻。有几口人、与盖多少间房屋,没有必然关系。比如杨家,除去仆人,总共就只有八口人,家中大大小小一百多间房屋,这又算什么。
少华道:“我们家做纸坊的,那些房屋是盖了给工人住。”
“哦!原来这样。不过据我所知,现在纸张生意也不太好做了吧?”
“是不好做。”少华没有细讲。即便是柔纸,明年以后市场可能也会相互压价。
这时徐蓉问段安平:“听说棉花产自大食,你有门路弄点棉花籽来吗?”
段安平道:“我祖上虽然来自大食,但自我母亲起,我们就没有与大食人打过交道,没有这个门路。”
他有点讨厌徐蓉老问他大食的事情。他除了有一半大食人血统,他与大食没有任何关系。
这里要补充一下:段安平的祖父母虽然都是大食人,但他们不是大食商人,而是商人的奴仆。
段安平的母亲在华国长大,长到一定年龄,被大食商人送给了一位华国商人。
对大食人来说,奴仆的孩子,就像他羊圈中的小羊羔,他要留着自己养大、还是送人、卖掉,都随他心意。奴隶的孩子不属于父母,而属于主人。
于是段安平的母亲像玩物一样在华国商人中流转,最终,她在一位姓段的商人这里,生下段安平。
因为有异族血统,段安平从小在家中遭受排挤。他十四岁那年,父亲给了他二百两银子,让他自己出去谋生。
在段安平九岁时,他母亲就已经去世,当时因为他年纪还小,不具备独立生存能力,父亲暂时没有把他赶出门。毕竟也是他的骨肉,段家多养一个人完全不是问题。但是,想要将他算作段家子嗣,段家老太太、夫人等等一众人坚决不同意。
十四岁的段安平拿着二百两银子,开始了他一个人的生活。
他做过许多行当。十七岁那年,他来到重阳县,租了间店铺做纸张生意。
他的房东也姓段,家中有两个女儿。段安平先后娶了房东家两个女儿,从此定居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