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世蓉华拾叁娘子

第115章 百味楼开业(1)

转眼半个月过去,拓拔于荣派人送来一批木质抽纸盒。

 木盒用楠木做成,天然木纹形似山峰,宛若一幅山水画,除了打亮抛光,没有做任何多余雕刻,只是在盒盖左下角刻上拇指大小的“蓉华”二字,盒底上烙印“信州重阳徐氏”字样。

 看到盒底字样,少华皱眉:之前可没说要烙印上产地。

 徐蓉看到烙印则是眼睛一亮,夸拓拔于荣想得周到。

 古代商品也有印产地的习惯,比如瓷器底部、金银铜器上,甚至纸张、布匹,也会在某处印上字号产地。

 看到木盒上的印字,少华有种无奈感。他知道烙印上产地字号是对的,这样有助别人辨识他们的柔纸,但是,这批纸要送往京城,送给各位达官显贵,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此刻少华有些怀疑:拓拔于荣可能已经认出他,只是对方装傻充愣。

 ……

 二月二十七日,徐蓉将纸装车,前往县城。

 明天就是酒楼开业的日子,她虽然是股东,但并不需要她做什么,她可贡献的就是菜品和经营理念。

 菜品,之前她已经教过杨月灵做辣子鸡、黄焖鸡。至于经营理念,杨月灵认为她没有开过酒楼,没有经验可谈,不想听她讲。

 行吧,不想听就算了,徐蓉的确没有开过酒楼,她的认识主要来自现代看别人经营,她的观点不一定是对的,杨月灵的观点也不一定是错的,总之,实践是最好的检验方法,一切等酒楼开起来再看吧。

 穆青、少华、徐蓉三人到达县城。

 此时百花楼的招牌已经换成“百味楼”,几名伙计正搭着梯子挂灯笼,张济阳站在底下指挥着。

 “济阳!”穆青跳下马车喊了一声。

 张济阳回头,满面春风笑道:“你们来啦。”

 “我家公子到了吗?”穆青问。

 “到了。”

 “你知道我家公子现在在哪儿吗?”

 “可能在后院大屋。”

 百花楼后院有不少两间一栋的小房屋,这是之前姑娘们接客的屋子。除此之外,有栋三间的大屋子,一般用做后院会客,他们称为大屋。

 “那我先进去。”穆青挥挥手,牵引着马车从侧门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