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世蓉华拾叁娘子
第121章 杨月灵的姓氏
徐蓉询问了下刘氏和玉文的日常。
每天早晨他俩天蒙蒙亮起床,差不多日出时,玉文到宋家上学。一直到太阳西下,接近傍晚玉文才回来。
在玉文去上学的时候,刘氏便在家开店。
刘氏道:“宋家私塾上学的时间可真长!每日从早到晚,天天如此。”她有些心疼儿子。
徐蓉道:“上学时间长,那不是好事嘛!学得更多。”
之前在上河村读书,学习时间没那么长。主要是因为有的孩子是外村的,单走路来、走路回,就要花掉不少时间,先生给他们留出在路上的时间。而宋家私塾,学生都在家里,只有两三个不是家里的,但也都住在县城。
刘氏叹了口气:“唉,我是看他小小年纪就每日都这么辛苦,有些心疼。”
徐蓉道:“哪个有出息的孩子不是这样。想要他童年快乐,长大后可能就是个废物。”
徐蓉说的是她自己。她小时候就挺快乐,父母从未在学习上给过她多大压力,导致她自己也十分放松,反正只要不落在最后几名就行。等到高中时,哦豁,考不上大学,最后走了文艺生的路,勉强上了个普通二本。
刘氏想到白家的白文卿,十六岁就考中举人。想想,他得多小就考中秀才啊!(秀才考举人,是三年一考)
她不敢拿自家儿子跟他比,但是宋家的学习程度,大概也是朝着培养像白文卿那样的人去的。
徐蓉问:“玉文在宋家私塾,跟得上吗?先生教的那些,他能学懂吗?”
刘氏摇摇头:“不知道,他回来也没跟我说什么。”
论学习这块,她俩都相当于文盲。尽管徐蓉在现代好歹也读了大学,但她完全不懂古代教育都教些什么。
两人又聊到刘氏的日常,聊到她开店。
刘氏道:“现在生意不如刚开店的时候。那时候,我跟月灵两个人,忙都忙不过来!现在,我一个人都闲得很。”
徐蓉问:“之前月灵还卖卤肉呢,你怎么不卖?”她看到店里就只卖韭菜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