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世蓉华拾叁娘子
第126章 惺惺相惜(第3页)
这里不得不说一下:古代义兄妹,几乎等同于亲兄妹。徐蓉与甜香结拜,因为徐蓉家是她自己做主,她说什么就是什么,刘氏不管也没有阻拦。假如他们家是刘氏做主,刘氏不同意,那么她俩就结拜不成。
这种“父母之命”现代人可能有些难以理解,但对古代人来说,是刻在骨子里的遵守规范。
徐蓉翻来覆去睡不着。一是为即将开工扩产有些激动。想想将来的产量和收入,她感觉自己离富翁不远了。
二是拓拔于荣认她做妹妹,要禀报他们皇室。事情搞得这么复杂,徐蓉虽然有些又不想认了,但是如果他们皇室同意,自己是不是也等于被他们皇室认可了?
自己何德何能!一个村姑而已。只是因为她敢于提出,要认位皇子做义兄,结果……
当然,徐蓉跟拓拔于荣讲过的东西太多了。她都忘了,曾经她说过要做棉花,用棉花做成各种东西。另外还有羊毛,她说过羊毛可以织毛衣。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
当然,徐蓉也不是无意说的。当初她说出这些,是想让拓拔于荣帮她,算是个抛出的“引诱”。
拓拔于荣还是被她“诱惑”到了。只是,仅凭那些,拓拔于荣认为没必要认她做妹妹。
今晚怎么又认了?
因为李国的话题。
如果拓拔于荣跟别人说,他为李国寻求经济出路,别人一定会觉得他脑子有病。李国经济如何,与他何干?你只要做你的生意、挣你的钱就够了,操那些心干嘛。
但是今晚跟徐蓉说,徐蓉十分理解。即便在李国种辣椒,只是临时帮一下,过了这一茬,就没这个效益了,但徐蓉认为还是有必要。
履行承诺与是否是长期效益,它并不矛盾。如果连临时富一下的机会都没有,又何谈长富。
拓拔于荣觉得,徐蓉是个有长远眼光之人。她不是个普通村姑,她的“奇遇”让她与众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