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大伯好人家(第2页)
“爹和二弟呢?”徐玉梁问。
“他们去地里,还没回来。”曾氏答。
徐大伯家已经在犁地,准备泡田种秧。
王芹问丈夫:“你们那边做得怎么样了?”
徐玉梁苦笑一下:“玉蓉改主意,又说要做什么印刷。”
“什么印刷?”
“我也不知道。她说稍后来找我再聊。”
“怎么不说清楚呢?”王芹纳闷。
“今天他们家有客人,带到纸坊上。大概是不方便讲吧。”
“他们家又有什么客人了?”王芹觉得徐蓉家的客人也忒多了。
“不清楚,看着好像挺有钱的样子。”
王芹望着丈夫,欲言又止。
她想让家里做柔纸,自己做、自己卖,柔纸利润多高啊!
曾经她提过一嘴,公公说不做。理由是:他们曾跟玉蓉讲好,做的柔纸都供给她。如果没跟玉蓉商量过,自己做了去卖,大伯觉得这样不好。可是与玉蓉商量,她肯定会不乐意。
徐玉蓉的性格,大伯家的人清楚,那是个只占便宜不吃亏的主。抢她生意,她还不跟你闹?何况柔纸是玉蓉和少华研究出来的,现在他们家有那么多工人在做,如果闹将起来,最后吃亏的肯定是自己家。
大伯觉得没必要,为了点银子两家撕破脸。何况那也不是多少银子,自己家做点别的也能赚回来。
不得不说,徐大伯是个正直且明智的人。他早已预见到后果,不贪图眼面前的利益。
为何说眼面前?因为柔纸利润不会一直都那么高。就像他们做皮纸一样,曾经皮纸利润也很高,但随着做的人多了,渐渐无利可图。
如果柔纸是别家首创,徐大伯或许会做一做,争一下眼面前的利。可柔纸是二弟家首创,若不是有这层兄弟关系,侄女徐玉蓉也不会如此信任,将关键技术教给他。
徐大伯不想成为与徐玉蓉翻脸的第一人,现在徐二家蒸蒸日上,此时翻脸很不智。
所以,大伯家选择不做。既不帮徐玉蓉卖力做柔纸,也不自己做柔纸与她抢生意。
所以,当徐玉蓉说要做一种新的纸时,大伯不是很上心,只是叫老大去瞧瞧,看能帮上什么忙。此时他不太想与徐二家的纸生意扯上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