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想走(第2页)
袁婆道:“现在徐家是越来越难待了!徐家工人只多不少,可煮饭的就我们几个。小五被东家调去纺棉花,小红现在,居然连磨个豆腐,东家娘都不让她磨。那以后不就变成只有我跟家秀两个人煮饭,我们怎么忙得过来!而且,还有两个小的要照顾……”
袁婆的不满是合理的。当然,主要还是因为袁高有了银子。如果他们依然没钱,即便再难也会挺着。
袁高想了想道:“等明天事情办完后再跟东家说吧。”
虽然他媳妇属于典当,老娘预先领了一年工钱。但他觉得,娘在这里干了半年,大不了把下半年的工钱退给东家。至于媳妇,如果东家不准她回家“养胎”,那么东家你就养着,如果媳妇出了半点差池,看他闹不闹就完了。
当然,这是最坏打算。袁高理想状态是:东家同意他媳妇和娘离开,然后他自己可以留下来。因为徐家买肉买菜多,每买一笔他就能赚点。至于工人头上抽成,等徐家纸坊建好后,这笔钱就没了。不过他觉得徐家还有其他赚钱机会,反正到时候看吧。娘和媳妇赚一边钱,他赚另一边钱,他们家用不了几年又能恢复到从前的富裕生活。
袁高去剃猪毛,袁婆热好饭菜,端到饭堂。
饭堂里,刘氏正跟杨月灵讲少华的事。
听到让他俩合离,要不然就出二千两银子买下土地,刘氏和徐玉福搬去城里住。
杨月灵惊讶道:“那些土地值二千两?”她从未想过她娘有这么富。
刘氏道:“当然不值,但如果她不合离,我就要二千两。”
“那如果她合离呢?”杨月灵疑问。
刘氏摇摇头:“不会!她肯定还贪图着少华家的家世。”
少华家,据“姜母”所说,他爹是六品官,这一听就知道家世不错。不过,不错归不错,这与刘氏又有什么关系呢?她是丈母娘,又不是媳妇本人,“姜家”的好处她沾不着。
不得不说,刘氏还是很清醒的,不会一听对方是官,就想要巴结。少华是逃犯,他爹是官又如何,顶多就是将来对他孙子儿媳照顾。她这个丈母娘,算是哪根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