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曹婆(第2页)
到了流放地,大人们的生活实在太苦,大概过了两年,父亲将她寄养到一户农家。
说是寄养,其实是将她拿去换粮。她模糊记得父亲将她带到养父家,养父给了父亲一袋粮食。父亲背着粮食,回头望了她一眼,从此以后,她与家人分离。
不过话说回来,养父一家对她不错,没有打骂、没有虐待,一直将她养到十五岁嫁人。
长大后她才知道,矿山囚犯过的是畜生不如的日子,养父一家之所以收养她,是因为父亲对他家孩子有救命之恩。父亲将她寄养到这户人家,也是为了她好。
在她被寄养出去的当年,祖父去世。第二年父亲去世。后面陆陆续续,他们家被发配来人都死光了。到她成亲嫁人时,她已无血亲。
小五见曹婆有些发呆,说道:“你快些洗,一会洗完了出来吃饭。”
曹婆缓过神来,连忙点头。
小五又道:“我们家里没有小孩衣服,我找了件最小的,你们将就穿。等有空了,你给他改一改。或是我跟蓉姐说,看能不能给他做身新衣服。”
徐蓉为了让小五有底气、有自信,认她做妹妹,让她喊自己姐姐。
之前徐蓉没有这么想过(认她做妹妹),但自从草花她们来了之后,她感觉小五又变回到原先的那种自卑。
这其中的事情关系有些微妙。比如宋嬷嬷从来不会直接指使小五,而是让草花、桑儿或小满去传达她的意思,无形中小五就变得矮她们一头。
换言之,假如徐家仆人有层级的话:宋嬷嬷是上层,草花、桑儿、小满是中层,小五是低层。
徐蓉察觉到她们在分“等级”,感觉宋嬷嬷和那三个丫头有点欺负小五,但是,她们也没做什么出格事,没有什么明显举动。这就有些像在职场中的排挤、边缘化。本来小五就很自卑,她们还这么搞,于是徐蓉索性认小五做妹妹,提高她的身份,让她们掂量掂量,不要逮着个老实人欺负。
曹婆听到小五说蓉姐,不解问:“蓉姐是谁?”
“蓉姐就是东家。”小五解释:“东家让我喊她姐,所以我这么称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