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客人来访(第2页)
穆青道:“多的都在县城荣顺号,我只带了五百斤过来,我知道你这里堆不下。”
两人说着,江云鹏和厉驰逸几人朝他们这个方向走来。
在他俩说话的间隙,厉驰逸对这纸坊很感兴趣,于是江云鹏介绍了一下他知道的情况。
比如这里之前并没有一条河,这条河是人工挖掘的。
又比如,厉驰逸问,为何这里的房屋全是白色?江云鹏介绍,这是因为徐玉蓉喜欢白色,她说白色会反光、会显得比较明亮。这白色用的是石灰。
关于白色墙壁,之前江云鹏也好奇问过,所以他知道。
几人边走边参观,走进草棚。
草棚底下有很多个到大腿高的木架子,架上铺着竹席,竹席上晾着纸。
厉驰逸问江云鹏,她们这是在做什么?江云鹏摇头说不知道,他对纸坊的事情不太懂。
待走近,厉驰逸看到晾晒的纸上有字,细读一下: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这看起来是一首诗,诗的意思厉驰逸能理解,但是,它为何印在纸的一侧?这看起来不像是在印书。
穆青见他们过来了,于是主动上前。
厉驰逸问:“这纸是做什么用的?”
他好歹也是有头脑的大臣,知道这里是造纸坊,不是印书坊,所以纸才是主要的,字是其次。
穆青在这里聊了半天,其实他也不知道徐蓉在干嘛。
徐蓉上前介绍:“这是在印日历。”
“日历?”
在场几人都很疑惑。
徐蓉介绍:“这是日历中的插画纸,顾客可以根据纸上的诗,自行作画。”
一开始她设计的是:一半日历、一半画,但后来发现空白处不够画,于是改成一张日历、一张画。反正她印这个的目的是为了卖纸,怎么费纸怎么来。
穆青也感到新奇,问道:“这要如何作啊?”
徐蓉道:“比如这首诗: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这是不是描绘了一种场景?”
几人暗暗点头,望着她,等继续解释。
徐蓉道:“每个人对诗的场景理解不同,根据诗的描述,你想到的可能是个宏观场景,他想到的可能是个局部场景,总之千人千样。他们根据自己的想象,将诗中场景描画出来,这纸上的空白处,就是给他们作画用的。”
穆青拧了拧眉,道:“不是每个人都会作画,你这……?”他质疑徐蓉的想法太过高雅,不是谁都能附庸得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