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世蓉华拾叁娘子

第238章 初二拜年

第二日,正月初二。

 徐蓉准备了好多铜钱,五文一枚,二十枚捆成一桶,用红纸包裹起来,纸上写着“大吉大利”“新年吉祥”。

 这样的“红包”她准备了两百个。一大早,她给家里的小孩发红包。其实这些“红包”就是孩子们包的,字也是他们写的。

 徐家最大的孩子,是倪凤仙的女儿那白卉(13岁),其次是那若云的弟弟那茂(9岁),其余的六岁、五岁,最小的是曹小宝(4岁)。不过翻过年后,他们都增加了一岁。

 徐蓉对孩子们道:“这叫压岁钱,希望你们快快乐乐、健康成长,将来要学好手艺,孝敬父母。”

 说到这她顿了一下,因为这些孩子都没有父亲。那氏族人的男人们都已经不在了,而来自灾区的曹小宝,他是父母双亡,只有奶奶。

 不管了,反正他们都还有长辈在,徐蓉又道:“要孝敬长辈。”

 孩子们叽叽喳喳兴高采烈地说“知道了”。

 他们知道红包里有多少钱。天呐!自己也能有钱了,真是太开心了!

 徐蓉道:“收到礼物要说谢谢,我之前教过你们的。”

 “谢谢”“谢谢”“谢谢”

 孩子们七嘴八舌的说谢谢。

 不得不说,对徐蓉来讲,这些孩子在刚来的时候,很没教养。特别是几个小的,完全不懂什么叫“礼貌”,而且也不讲卫生。要不是徐家有规矩,他们大概是不洗脸不洗澡,随地大小便,什么脏乱差都占全了。

 也难怪江云鹏不喜欢这些“亲戚”,大人还稍微好点,小孩真的是不太招人喜欢。

 不过经过徐蓉几个月的培养,徐家环境也摆在那,男伙计们个个遵守规矩,孩子会以大人为榜样,渐渐的他们也改变了很多。

 发完家里的压岁钱,徐蓉出去拜年。大伯家、徐昌家、堂叔伯家、孙家、吴家、高家等等。

 徐蓉花了整个上午和下午,走遍村里所有与她有往来的人家。凡是家里有未成年小孩的,她都发压岁钱,至于大人,就说几句吉利话。

 这时候家里小孩多的,明显占便宜。孩子少的,也就得到一两个红包。

 少华道:“你这样有点不太好吧!”

 徐蓉道:“有什么不好,大人在我这里干活,或是卖东西给我,他们不也得到钱了吗?”

 少华道:“一码归一码,那是他们应得的。你这发压岁钱,人是会攀比的,有的人家孩子多、拿的多,少的那些,难免心生嫉妒。”

 “嫉妒就多生几个呗!”徐蓉也想到了有人会攀比,说道:“这是给孩子的,如果连这点道理都不懂,非要计较,那他以后也不要跟我来往了。那种人,说明心胸狭隘,见识浅薄,品质上不是个善良的人。”

 少华想想,觉得有道理,如果借发钱能看出品质,以后不要与之来往便是。

 徐蓉又道:“我知道最好不要试探人性,我这本也不是为了试探人性,就是过年大家图个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