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世蓉华拾叁娘子

第239章 收假开工(第3页)

 要说味道好,百味楼的卤肉不比她们差,但百味楼的卤肉贵啊,一般普通百姓吃不起。

 徐蓉这边,铺床的间隙,她给小橙子把个尿,然后喂奶。

 少华将摇篮支好,垫上棉被、尿布、小被子,徐蓉喂完奶,将孩子放进摇篮。

 徐蓉道:“叫那兰过来看着,我们去前面瞧瞧。”

 那兰是周水荷的女儿,今年十岁,已经能做些事。

 叔祖母道:“我看着,你们去吧。”

 叔祖母年龄大了,徐蓉让她少做活。在徐家下人多,叔祖母当真可以什么都不用做。不过现在搬到城里,她多少还是要做点事的,给小辈们搭把手。

 “行,那您帮我看着。”

 徐蓉几人到前院去。

 前院两间厢房是仓库,米面粮油辣椒佐料等等,目前只放了半间屋子。

 徐蓉对几人道:“你们别看现在只放了半间,等经营起来,马上就堆满了,甚至可能这点地方都不够。”

 那竹荫几个女人点头,她们操持过一大家子,知道家里东西越来越多的道理。

 几人来到店铺。

 店铺三间,侧面一间几乎整个都是厨房。当然,不是那种独立的厨房,而是明厨亮灶。灶台与食客桌子就在一个大通间里。

 这灶台是之前的租户留下的,有两眼灶。徐蓉觉得不够,又加了几炉子,同时在灶台旁边加了个长条桌。从形式上说,有点像厨房岛台,于是便自然的划分出厨房区域。在岛台旁边,是石磨和做豆腐的工具。

 之前周水荷想的是,在店铺后面的前院里做豆腐。徐蓉说不要,就放在店铺里做。一方面,是你可以一边磨豆浆一边看店;另一方面,也让客人看看,豆腐是如何做的。

 徐蓉在她出售的菜单里,加了个“滋味豆花”。

 你问“滋味豆花”是如何滋味?

 简单说,它其实就是现代的四川扁担豆花。

 扁担挑着卖,舀一碗豆花,加上酱油、大头菜、辣椒油、葱花、以及炸得酥脆的黄豆等等这些调料。

 徐蓉知道豆花还有甜口的,但她不打算卖。因为她主要是推广辣椒,她只卖辣味的。

 这豆花在徐家时,她们试做过,收获一致好评。

 当然,因为这里食材的原因,没有大头菜。她们就只放酱油、葱花、辣椒油。严格来讲,那也不是酱油,而是徐蓉秘制的“综合调味汁”。换言之,这酱油里面加了东西。

 至于加了什么?那就是要付钱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