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霸王临世,千军辟易(第2页)
事情的转机出现在赵家军在大湖盆地势如破竹,刁莽和马元超又攻坚破难,不断逼近上都。
他想起了漆王的判断。
漆王说赵安夺得大湖盆地后,必夺乌梁海,还会夺上都。
因为乌梁海位于圣都西北,上都位于圣都东南。
这样能够形成对圣都的对冲之势。
哪怕他不直接攻打圣都,鞑靼上下也会有勒脖之感,会很难受。
达仁汗接见了他。
君臣密谋三天三夜。
漆王获得了操练怯薛军的大权。
半个月后。
看到怯薛军的改变,达仁汗大喜过望,又让他苦练其他兵马。
也就是准备增援上都的兵马。
漆王结合自身总结,扬长避短,拿出了比赵安操练赵家军更狠的法子,让他们大练特练了一个多月。
随后赶到上都,又让守军恶补防守。
上都以南百里处的阻击战也是他的手笔。
他要让刁莽等人打得艰难些。
这样以他对赵安的了解,赵安必会突临上都,鼓舞士气,妄想直接拿下!
可以说目前整个事态的发展,和他预想中的一模一样。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漆王语气淡然却暗藏杀机道:“赵安啊,本王为了求一个与你再战的机会,不惜自毁容貌,自断一臂,是无法上阵杀你了。”
“但如今的你和赵家军于本王而言,便如那衣不蔽体的青楼女子,本王倒是要看看你们还如何独领风騒。”
“我鞑靼的儿郎们,尽情享受这场宰羊屠神的饕餮盛宴吧,赵安将被你们一举拉下神坛。他们带给鞑靼的屈辱,也将由你们洗刷。”
看着如兽潮一般涌动的鞑子兵马,赵安快速让自己平静下来,面沉如水。
鞑子崭露锋芒,威力大增的关键在于“变”!
这种变化还是建立在熟知赵家军战术的基础之上,然后做出针对性部署的。
比如他以盘龙阵突围时,鞑子“掐头去尾”,不惜一切代价封堵他这个“龙头”,随后又以重兵去切龙尾。
每次想要切的赵家军也不多,一两千罢了。
但他们占尽人数优势,只要切成功了,切下来多少就会屠戮多少。
赵安在杀不完眼前鞑子的情况下,又怎么可能眼睁睁地看着赵家军被这么切?
所以发现被克制后,他果断放弃以盘龙阵来突围。
还有,当他兵分三路,来回穿插,并且故意设伏,想要包抄切割一些怯薛军,以壮声威时,怯薛军牵制另外两路的同时,死咬他所统率的兵马。
还是采用“掐头去尾”的战术。
这让他不得不重新合兵一处。
另外,攻打上都的主力是刁莽在齐鲁大地拉起来的兵马。
赵安以前都没带他们打过仗。
盘龙阵也是刁莽传授给他们的。
赵安和他们之间还是缺乏默契。
反倒是他从大湖盆地带来的五千蕃兵,因为一直都是他在亲自操练,挑选的又都是精锐,跟着他突围给鞑子造成的威胁更大些。
这种情况下,很考验他的临阵指挥能力。
他迅速思忖后,脑海中又浮现了西楚霸王的身影。
一直以来,他都是以项羽为参照来打熬自身,不断超越自我的。
打到乌梁海,又要了钟玉后,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弥补了缺憾,又平衡了阴阳,体内的气血竟然更旺盛了。
也许,他也该拼尽全力当一次霸王了!
于是,他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
做减法!
两万多兵马太多了。
五千还是多!
他只要一百!
对,从蕃军和刁莽拉起来的兵马中挑选一百精兵强将搞快攻!
他让其他兵马尽皆防守后,冲着百人小队道:“战场之上,万变不离其宗!当你足够强时,可以千军辟易,横扫八方!尔等可敢随本王一战,大破怯薛军?”
“敢!!!”
百人嗔目嘶吼,战意滔天。
“杀!”
赵安把腰刀换成了长枪,纵马飞驰,踏入鞑子之中,左扫右刺,连杀八人。
一百悍勇见状,都是肌肉怒贲,狂挥兵器,跟着他一起杀。
鞑子似乎也料到他会逞“匹夫之勇”,盾牌、箭矢、暗器等一起上。
而且以万人围困百人!
“这等寻常手段也想阻本王?真是笑话!”
赵安此时已经快成了一道闪电。
他躲过暗器之后,手中长枪如千斤之锤,在短短数息之间便冲破了鞑子的盾牌阵,继续厮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