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 亮剑,破城,缔造(第2页)
震天雷和轰天雷掺杂其中,遍地开花。
将士们在它们的掩护下,攻到城墙下,顺着云梯往上爬。
与此同时,硕大的攻城锤被推到城门前,由兵卒们推动反复撞击。
他们也没有一味蛮撞,而是辅以轰天雷炸门。
每次炸时,整个城门都会给人一种摇摇欲坠之感。
这给鞑子造成的心理冲击相当大。
另外,一个个比城墙还高的攻城塔不断迫近城墙。
藏在其中的赵家军箭矢齐发,还准备好了吊桥,随时都有直接冲上城墙的可能。
守城的鞑子都感觉到赵家军变得不一样了。
他们已经不是以一当十了,而是恨不得以一当百,一往无前。
赵安的到来和打败怯薛军以后,对于士气的提升,超出了他们的想象。
只是他们连最极端的情况都演练过,也做好了和赵家军打巷战的准备,所以一直在拿人填。
哪儿出现“险情”,便会立即有众多鞑子涌过去,全力修补或者填补城墙,绝不让豁口进一步扩大。
漆王一直都站在城墙上督战。
赵安能够打败怯薛军让他颇为意外。
但他在演练时,完全把赵安当作中原的伪神来看待的。
所有的可能都在他的考虑之中。
达仁汗给他下达的旨意是不惜一切代价守住上都。
怯薛军败了又如何?
损兵折将又如何?
城中尚有十八万兵马,又有那么多百姓!
粮草支撑数月并无问题。
赵安的“神兵利器”就是再多,也终有枯竭的时候。
只要军民都闷着头死守,上都便不会被攻破。
何况撑上几日,必有鞑靼兵马前来增援。
赵家军的攻势会被再次打乱。
到时他们的士气还能像现在这样吗?
时间拖得越久,对于上都而言肯定是越有利的。
这可以参照“洛京之围”。
如果当初萧宁没有带着城中的兵马和百姓固守那么长时间,赵安很难夺取关中、解了洛京之围,又拿下了虎牢关。
他更想让上都之围按照这种方式发展下去。
说不定鞑靼可以趁机夺回龙庭、金山、燕然山、大湖盆地、乌梁海,甚至是塞北十六州……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赵家军持续猛攻了三天后,上都的东门在连撞带炸之下,已经残破不堪。
鞑靼兵马为了封堵此门,死伤近万。
而早在第一天傍晚时,刁莽便效仿赵安,带一队悍卒,通过云梯完成了先登。
虽说最终没能在城墙之上站稳脚跟,却是再次鼓舞了士气。
随后的两天时间里,赵家军频繁登上四面城墙。
而且人数也是越来越多。
鞑靼守军已经完全是顾此失彼的状态了。
“报!”
一个斥候神色慌张地跑到漆王面前道:“那刁莽又一次亲自率兵攻上东城楼,守城的将士们迟迟未能击退他们!”
“又是他!”
漆王怒声道:“立即调集一万精兵前去增援,务必将刁莽给本王杀了,或者赶下去!”
斥候刚走,几个浑身是血的万骑长赶来道:“王爷,如今东门已如人间炼狱,这么下去,真不知道要死多少将士!”
“那又如何?”
漆王眉头都没有皱一下道:“如此猛烈的攻击,不可能持续太长时间。三天已是赵家军的极限!你们只要守住了今天,赵家军必败。”
“可是……”
“没有什么可是!城在人在,城失人亡!都这个时候了,城中的所有人都不该有其他的心思,死守才是唯一的活路!”
“……”
几个万骑长欲言又止,最终讪讪地离开了。
残阳如血。
赵家军上下都很累。
赵安看着尸体堆积如山的东门,扭头对马元超道:“入夜后继续猛攻!这是一场强度极高的攻防之战,但同时也是双方意志力的较量。”
“这个时候谁先松口气,谁就会功亏一篑!接下来我会亲自带兵攻打东门,你督促大军,保持这等攻势!”
马元超点头道:“末将这就去办!”
“杀啊!”
赵安亲战东门后,效果也是立竿见影。
赵家军砍杀的鞑子骤增。
在这种情况下,他是有机会攻入城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