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6章 遇刺,满楼皆死士

秋闱也就是乡试。


 考中者为举人。


 大靖立国后,秋闱考试形式日益严谨,特别是中后期,已经到了和“八股文”差不多的程度。


 对于文体、格式规范、引用圣贤之言等都有严格的限制,不允许自由发挥。


 赵安很厌恶这种考法。


 在大江以北举行的秋闱中,所有考题他都曾把过关。


 儒家一家独大很久了。


 想要在短时间内改变这种现状根本不现实。


 儒家的经典肯定是要考的,不过加入了他从《论语》中引用的诸多名句,让考生结合以往所学去诠释。


 同时侧重儒家和百家的融合,既考才华,也考融会贯通的能力。


 而时务在秋闱中占的比重是最高的。


 也是赵安最为看重的。


 天下百废待兴,存在着各种各样亟待解决的难题,这些难题都可以成为考题。


 他不需要夸夸其谈的书呆子,而是脚踏实地,实干兴邦的人才!


 回到金陵后,他便在快速推进此事。


 其实早在他决定于江南举行秋闱时,就让人在准备了。


 只是那时江南和岭南尚未拿下,各地官府难以齐心协力去办这件事。


 现在不一样了。


 各地官府又有哪个敢拖沓?


 他只给半个月的时间。


 半个月后江南和岭南举行秋闱,各地官员若是做不到,或者做不到位,一律就地革职查办。


 金陵城内的读书人也是多了起来。


 不过秋闱不同于春闱,是在各地的贡院举行,不需要所有读书人齐聚京城。


 这样一来,金陵的读书人再多,也不会多到哪里去。


 即便如此,由于赵安身在金陵,守军还是不厌其烦地反复盘查。


 钟玉来了后,更是加派了人手。


 喜儿和小竹也是回来了。


 都没等赵安开口,钟玉便迫不及待地询问道:“小竹,听说你发现了谢雄的藏宝之地?”


 小竹莞尔一笑道:“托王爷洪福……”


 钟玉啼笑皆非道:“你还是换套说辞吧,也不准再说瞎猫碰到死耗子了。”


 “那就谢雄托梦予我?”


 “……”


 看到钟玉听得嘴角直抽,赵安也是忍不住笑了起来。


 谢雄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