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谢谢(第2页)

“它让我忍不住想到了那些俗世的隐者。

“这些人总以为,离群索居就是隐。

“身处深山高涧就是隐。

“不求名利不问世事就是隐。

“殊不知,大错特错了。

“隐,它其实是一种处世态度。

“讲究的是心到身到。

“讲究的是一种水到渠成、瓜熟蒂落。

“先哲说,‘小隐隐于野,大隐隐于市。’

“其实就是这么个道理。

“只有你的心真正的隐了,那才是真隐。

“而只有身体的隐,那是假隐。

“同理可证:

“只有你的心做到了无为,那才是真‘无为之道’。

“而若只是刻意地让身体无为,那是伪道。”

孙固说到此,故意停顿了一下。

见无为长老在蹙眉苦思。

继续绕他:

“以你的悟性,可能一时无法参透我这么高深的话。

“我再给你讲个故事,权当辅助理解吧。

“这个故事的名字叫——‘为钓非为鱼。’

“说:有个人在河边散步,碰见了两个钓鱼佬。

“一个人的鱼篓里全是鱼。

“另一个的却空空如也。

“他不解地问:‘为什么你一条鱼都没钓到啊?’

“这个钓叟笑嘻嘻地提了杆。

“结果,鱼线之下,竟无钓钩。

“这人更不解了。

“询问之。

“这老家伙回道:‘我是为钓,而非为鱼。’

“无为,你听懂这个故事的深层含义了吗?

“我猜一定没听懂。

“那我就直接告诉你吧。

“这个老壁灯,其实既不是为钓鱼,也不是为鱼。

“他这么做,只是为了装逼。

“真正的为钓不为鱼,应该是一种怎样的态度呢?

“认真钓。

“钓不到,不生气。

“钓到了,不论多少都欢喜。

“或者你钓到了,再放生,也可以。

“但不设钩,抑或设钩却不备饵,那就是在刻意地故作姿态。

“故意彰显自己有多么地与众不同,多么地超凡逸世。

“实则呢,在类似我这样的真正的智者眼里,这就是一个上不了台面的小丑罢了。”

话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