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又来事了!奇怪的符号!(第2页)

 据说,有近十万外来人口在此落脚……

 狭窄巷道里电动车的喇叭声此起彼伏,车辆很难通行。

 当车子碾过巷口的减速带时,底盘传来令人牙酸的刮擦声。

 “车进不去,只能停在这了。”林青志将车塞进路边歪斜的停车位,推开车门下了车。

 “这地方...十万人都挤在这巴掌大的地方。”梁兴推开车门的瞬间,城中村特有的混杂气味扑面而来,这气味混杂着霉味和油烟味……

 两人顺着狭窄巷道穿行,空调的冷凝水和晾衣绳上滴落的水珠不时砸在肩头。

 巷道两侧居民楼里时不时飘出方言交谈声、电视新闻声,还有孩童的哭闹。

 转过第三个弯时,便看到一栋灰扑扑的六七层高的自建房。

 楼体像根笔直的烟囱,在城中村的建筑群里格外显眼。

 这栋出租楼四周围起了警戒线,在穿堂风中簌簌作响。

 围观群众挤在警戒线外,脖颈伸得像觅食的鹅,议论声此起彼伏。

 几名民警正在警戒线附近执勤,维持秩序……

 “晓晓!”林青志隔着人群望见一抹熟悉的藏蓝身影,扬声喊道。

 此时,黄晓正半蹲着与一名中年民警交谈,马尾辫松垮地垂在肩头,警服下摆沾着灰尘。

 听到喊话声,黄晓猛地抬头,看到林青志和梁兴,熬夜充血的眼睛亮起微光,三步并作两步挤过人群。

 “青志哥,兴哥,你们可算来了。”她望着眼前这两人,疲惫的脸上闪过一丝如释重负,“这里说话不方便,跟我来!”

 说着,她便把林青志和梁兴带到警戒线内。

 “晓晓,这里发生了什么案件?”林青志看着她眼下浓重的黑眼圈,语气不自觉放柔。

 黄晓递过来一份案件调查报告,声音沙哑:“命案。死者叫王金泉,男,二十多岁,博县人,无业。法医初步判断死亡时间超过二十四小时,大概在两天前。现场没有打斗痕迹,熟人作案的可能性很大……”

 林青志翻看着报告,一张照片引起他的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