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 红绡的来历(第3页)

 红绡眼眶微微发烫,这两个年轻人眼里的真诚根本藏不住。

 她笑着摆摆手,语气里满是欢喜:“好!好!我终于有弟弟了,快坐下!”

 林青志刚落座,就忍不住往红绡身边凑了凑,眼神里全是好奇:“姐,能不能跟我们说说你的故事?”

 梁兴也跟着往前探身,脑袋点得跟捣蒜似的:“就是就是!姐,我们都好奇死了!”

 红绡看着两张充满求知欲的脸,轻笑一声:“反正天还没亮,我就给你们说道说道……”便把她的来历细细道来。

 原来,红绡本名叫刘芹,是衡山派弟子。

 1938年,战火在华夏大地肆虐,山河破碎,百姓流离失所。

 三十多岁的刘芹二话不说,背着长剑就下了山。

 她凭借一身修为,在枪林弹雨中穿梭,不知斩杀了多少日寇,救下了无数百姓。

 到了1940年,抗战进入胶着阶段。

 桂市作为西南地区的交通要道,成了兵家必争之地。

 日寇调集重兵疯狂进攻,所到之处尸横遍野。

 那天,刘芹途经一个村庄,远远就听见凄厉的哭喊。

 等她赶到时,眼前的景象让她浑身血液都凝固。

 一个团的日寇正在疯狂屠村,村民们四处奔逃,鲜血染红了土地。

 刘芹握紧长剑就冲了上去,剑气纵横间,日寇倒下一片。

 可敌人的枪炮声却越来越密集,她的衣服被鲜血浸透,身上也多处负伤。

 眼看着村民就要被屠戮殆尽,刘芹心一横,动用禁术,毅然选择舍去肉身,化作鬼仙。

 那一刻,天地变色。

 她周身萦绕着凛冽的鬼气,化作一道红色的残影,所到之处,日寇惨叫连连。

 等硝烟散尽,地上横七竖八躺着日寇尸体,而刘芹也永远留在了这里……

 村民们为了纪念她,在原地建起庙堂。

 因为只记得她常穿红衣,便尊她为“红衣娘娘”。

 他们把村子改名为“红村”,还把获救那天定为“胜利节”。

 神奇的是,只要去庙里诚心许愿,大多都灵验。

 久而久之,来祭拜的人越来越多,香火从未断过……

 红绡摸着下巴自嘲:“转修鬼仙这事儿,到底是旁门左道。正统道家不认我,我就改了名,断了门派的牵连,在这儿守着。”

 她望着渐亮的天色,嘴角勾起一抹温柔的笑,“倒也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