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金枝日长

第二百五十一章 此行必有危险

突厥的行为触怒了靖阳帝,若是去年宫中那个财政情况,靖阳帝说不得会稍稍忍让。

 如今得益于京墨献出的法子,大靖资财颇丰,靖阳帝底气足,坚决不同意交出突厥二皇子。

 自觉被挑衅了的靖阳帝转手又拨了十万两军费,要霍礼夫妇二人大破突厥,最好打的那群龟孙不敢再蹦跶!

 令靖阳帝万万没想到的是,他拨开军资之令甫一下发,就像是开了什么讯号,诉苦哭穷求银子支援的折子雪花一般从各地飞到御书房的书案上。

 气的靖阳帝摔了好几套茶盏,阖宫上下战战兢兢,生怕被牵连。

 不过这也给靖阳帝提了醒。

 往日靖阳帝虽然知晓朝中蛀虫多,层层剥削下,军费能到军队中的数目多有折损,但秉承着“水至清则无鱼”的原则,再加上霍家总有自己的法子解决困境,他自是懒得多管。

 他没想到自己精心挑选出的官员在这种关头,居然还在计较能不能争到好处。

 因此,为保证军资能顺利送到边境不出差错,靖阳帝重新做了部署,不仅派了谏官刘墉携兵部侍郎一并押送粮草,还派了一名内侍随行。

 言官与武官本就水火不容,再加上代表皇权的、靖阳帝的心腹内侍,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

 按照靖阳帝的设想,这三人互相牵制互相监督下,足可以最大程度的保证粮草的安全。

 几番推算,认为自己再无疏漏的靖阳帝终于放了心,专心开始处理那写哭穷的“狼狈”。

 靖阳帝如何在朝上发火,京墨是不知晓的。

 如今世道不太行,她虽不是什么大仁大义之辈,却也不知道在这个关头不能内乱。

 她每日守着醉仙楼,隔三差五跟朋友小聚,关心着边境的情况,针对嘉庆的动作尽数停下,日子称得上平静。

 小老百姓感受不出区别,可边境纷杂,大靖境内也不安生,整个京城、乃至整个大靖暗流涌动,触觉灵敏的人都绷着一根弦,生怕自己卷入其中。

 就如大靖有主战派有主和派,突厥也一样,突厥内部也不是铁板一块,他们也有人不希望打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