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6章 军事改革(第3页)

 

陈曦微微抬手,示意争论暂停:“混编战术小队的存在仍有其价值,比如战团中最精锐的老兵,他们身经百战,各有所长。

 

将他们编组成特殊的任务小队,专司处理那些需要极高技巧、极端隐蔽或快速应变的特殊作战——斩首、渗透、情报获取,这些任务依然不可或缺。”

 

他环视众人,目光深邃:“帝国的未来虽风雨飘摇,但并非所有战场都需要大兵团压境。

 

精锐特战小队,作为特殊编制保留,是必要的补充。但它只能是例外,而非普遍规则。”

 

“那么,整体的编制架构呢”洛肯的声音从哈索尔身后响起,覆盖面甲的头颅微微转动,冰冷的目镜锁定了陈曦,“连队内部混编职能小队

 

还是说……您打算彻底打破圣典的连队结构,组建连队级的专职建制”

 

陈曦迎向洛肯的目光,肯定地点头:“我的构想,是在圣典的‘外壳’下进行改良。

 

战团的‘千人编制’,对于帝国而言已成思想钢印,是默认的潜规则。

 

虽然少数战团可以超编,但维持这个‘外壳’,在当下利大于弊,能减少不必要的猜忌和阻力。”

 

他调出灰烬骑士的组织结构图,蓝色的光影迅速的投射出一片光标,代表着灰烬骑士的阿斯塔特们。

 

“因此,灰烬骑士将继续维持以千人战团为基本单位。

 

每个战团下设十个连队,但连队的性质将彻底改变——不再是圣典规定的、内部职能模糊的战斗连队,而是统一职能的专职连队:重装连队专注于格拉维斯型重甲、终结者与重火力支援;战术连队装备标准k10甲,负责多用途突击与坚守;先锋连队使用福波斯甲,执行高速机动、渗透与侦察。”

 

陈曦的手指在投影上划出清晰的线条,将代表不同职能的光标归类。

 

“更进一步,基于‘淬火’行动中打击群协同作战的经验,”他的声音带着构筑战争机器的精准,“在每个战团内部,设立两到三个常备‘打击群’。”

 

“一个打击群,”陈曦握拳,星图上代表打击群的光标骤然亮起并旋转,“由一至两个重装连队为攻坚核心与防御支点,搭配两到三个战术连队作为机动与突击力量。

 

必要时,可再编入先锋连队执行战场遮蔽、纵深渗透或高速穿插任务。

 

每个打击群,由一名经验丰富的指挥官统御,拥有独立的指挥链路和战术决策权,是战团最主要的战役力量投送单元。”

 

“日常行动中,”陈曦总结道,声音带着最终定调的权威,“战团将以打击群为单位分散部署,应对区域威胁。

 

打击群指挥官有权根据具体任务需求,将下属的重装、战术、先锋单位以半连甚至更小规模灵活编组,交由副官指挥,执行常规作战任务,保持战术弹性。

 

而当面临大规模战役,帝国疆域需要真正的军团级铁拳时……”

 

他环视舰桥,目光扫过每一位传奇指挥官和战团长:“所有打击群将集结于统一指挥之下,在战团长或更高层级指挥官的调度下,凝聚成无坚不摧的军团之拳。

 

这就是灰烬骑士未来的道路:在圣典战团的‘外壳’下,跳动着一颗军团化的‘核心’。”

 

陈曦的话语落下,舰桥内陷入短暂的寂静,只有沉思者阵列低沉的嗡鸣。

 

冰冷的蓝光中,不同的理念在无声交锋后逐渐沉淀。

 

史冬紧锁的眉头审视着方案的可行性;文坦努斯默默记录要点,圣典信条与新框架在他脑中激烈碰撞;西吉斯蒙德精金般的面容上露出一丝对力量高效集结的认可;阿里曼兜帽下的阴影微微晃动,仿佛在进行更深层的推演;洛肯覆盖面甲的头颅再次微转,冰冷的目镜评估着这变革背后的意志与力量,最终落回哈索尔沉静而威严的身影上。

 

哈索尔卢佩卡上前一步,熔金眼眸扫过全息星图上新生的打击群标识,声音带着属于战帅的决断与一丝对未来的期许:“很好。圣典的枷锁必须打破,力量的架构需要重塑。这个方案,是军团之魂在新时代的回归起点。我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