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5章 3k时代的讨论(第2页)

“十年?”32终于停下了撸猫的手,眉头微蹙,直接摇头,“这个时间点,恐怕很难达成。考尔反馈回来的信息,光是灵骨样本的稳定培育和初步性能测试周期,乐观估计就需要五年以上。

这还不包括后续的骑士骨架设计、灵能与机械系统的整合调试、驾驶员的神经链接适配……

机械教那套按部就班、反复验证的研究流程,效率你是清楚的。

十年,连基础平台可能都搭不完,更别说整合出能投入实战的样机了。”

陈曦的眉头立刻锁紧了,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紧迫感:“不可能给考尔几十甚至上百年的时间去慢慢打磨细节!我们的目标很明确:十年拿出具备实战能力的样机,再用十年完成生产工艺优化、建立生产线,实现初步的批量化。

二十年后,当大裂隙撕开银河的时候,我们手里必须要有成建制的灵能骑士部队投入战场!

机械教的常规效率,不符合我们现在的战略需求。”

他加重了“战略需求”几个字,目光扫过众人:“想想大裂隙打开后的景象,我们需要能立刻顶上去的力量!”

意识到研发提速的难度和后勤压力是并行的,陈曦的目光锐利地扫过在场的其他人。

“研发瓶颈是一方面,但更大的问题在后面。你们有什么切实可行的办法能加速研究进程?同时,我们现在的整体发展势头不错,但后勤补给这块短板越来越明显。

灰烬骑士的军团化改组已经启动,现有的后勤储备——武器弹药、备用零件、动力甲耗材——勉强还能支撑当前的规模。

但如果按照计划继续扩军,或者一旦有高强度、持续性的战役消耗,供应链立刻就会崩断。我们必须双管齐下,解决研发和产能的问题。”

暮色把玩着空可乐罐,提出了一个方案:“最直接的办法,找其他铸造世界下订单,分担生产压力。比如瑞扎或者卢修斯,他们某些领域的产能应该还有富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