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 对蓝镜领的统治经营和矮人部落们的(第3页)

 

激流堡要塞最高的房间内,苏离坐在宽大的圆木沙发上,揉着发胀的太阳穴,感觉自己的精力正在被两位矮人领主用他们洪亮的嗓门和坚硬的胡子一点点磨掉。红须氏族的领主多洛克红须嗓门如同他的胡子一样火红张扬,而灰岩氏族的葛森灰岩则像他领地的岩石一样沉稳顽固,但两人在目标上却出奇的一致——霜牙山脉!

 

“苏离!我的老伙计!那该死的、被浓雾和怪物占据的霜牙山脉,是时候让它重归秩序之下了!”多洛克红须挥舞着粗壮的手臂,震得桌上的酒杯嗡嗡作响,他指着摊开在苏离面前那张描绘着险峻石灰岩峰和幽深峡谷的地图,“看看!看看这些线条!这分明是我们祖先开凿的矿道!是我们先祖堡垒的轮廓!那是灰山矮人的血脉之地!”

 

葛森灰岩捋着他那岗岩般灰白的胡子,声音低沉却十分坚定:“我的大个子朋友,你的军队肃清了蓝镜领北部的威胁,将那些盘踞在霜牙山脉外围的渣滓清理干净,证明了你的力量和决心。但这只是开始。山脉深处,那些错综复杂的洞穴里,还藏着更深的黑暗——盗匪的巢穴、野兽人亵渎的祭坛、被遗忘的混沌卵在蠕动,甚至亡灵的腐臭气息从未散去。它们就像卡在灰色山脉喉咙里的骨刺,威胁着所有邻近的生灵,包括你新征服的土地,也包括我们在灰色山脉的家园!”

 

苏离当然知道霜牙山脉的价值和危险。这片横亘在蓝镜领北面的山脉是一座天然屏障,也是他连接灰色山脉的重要枢纽。如果能够将这里与灰色山脉打通,能够极大的增强矮人的力量,为黑森领北部提供绝佳的防线。

 

所以希露徳率领着军队刚刚推进到霜牙山脉脚下,把山脚下的平原全部收复,这两位矮人氏族的领主就迫不及待的跑过来了。

 

而他们的目的也是很明确,说服苏离和他们矮人组成联军,继续向前推进,把整个霜牙山脉给打下来!

 

本世界各个种族事宜的气候和环境都是很明确的,人类喜欢温暖的平原,矮人适合在险峻的山峰。

 

他们灰岩氏族、红须氏族就是看中了霜牙山脉这片矮人古代遗弃的殖民地。这片霜牙山脉横亘在蓝镜领北部,由险峻的石灰岩峰、深邃的峡谷和错综复杂的洞穴网络构成,常年被浓雾笼罩。在古代,这里是矮人的殖民地,里面隐藏着远古的矮人矿道和被遗弃的堡垒,但如今山地矮人龟缩回了灰色山脉,这里已经被荒废,多数沦为了怪物的巢穴。在蓝镜领统治这里的时候,是他们领地威胁的主要来源。里面不乏盗匪、野兽人和混沌卵,甚至死灵也经常出没。如今黑森领的军队收复了这里,矮人自然是无比希望能继续跟人类做邻居,派一部分人从黑森领北面的灰色山脉来到这片矮人过去遗弃的土地,重现往日的荣光。

 

但也确实如葛森所言,要收复这里不容易。这里是怪物滋生的温床。希露徳率领的军队仅仅是收复了蓝镜领北部的平原,同时开拓了一下霜牙山脉的外围,以消除近在咫尺的威胁和获得一些前哨据点,但要深入清剿整个山脉那需要投入的资源、时间和牺牲都是无比巨大的,显然不符合苏离目前的利益。

 

苏离目前最主要的精力还是覆灭整个蓝镜领,为此他可以容忍霜牙山脉在北部存在,里面继续隐藏一些不怎么高调的怪物。

 

所以苏离叹了口气,试图让语气显得诚恳又无奈,“多洛克,葛森,我的老朋友们,我理解你们对故土的渴望,也清楚霜牙山脉深处潜藏的威胁。但你们也看到了,我的脚跟还没在蓝镜领站稳。绿岸平原需要消化,南边俄尔施泰因还在推进,闪矛城周围还有一堆烂摊子…清剿整个霜牙山脉我现在连想都不敢想!那需要一支庞大的、专门的山地军团,持续一年甚至数年的投入!我的金币和士兵不是无穷无尽的!”

 

“我们没让你一个人干!”多洛克迫不及待地喊道,眼中闪烁着矮人特有的精光,“我们想搬回来!红须和灰岩的勇士们愿意拿起斧头和矿镐,重返祖先的土地!我们熟悉那些古老的矿道,知道堡垒的结构,我们就是最好的山地战士和矿工!你只需要点头,允许我们从北面的灰色山脉安全通过你的领地,进入霜牙山脉,剩下的开荒、清剿、重建,我们自己来!”

 

葛森沉稳地补充道:“是的,我的大个子朋友。我们并非空手而来。作为邻居,作为对允许我们重返故土的回报,我们将承担起肃清霜牙山脉内部所有威胁的主要责任。红须和灰岩的战士会清理每一条矿道,每一个洞穴,让那些怪物成为历史的尘埃。这等于为你彻底稳固了北部边疆,消除了一大隐患。”

 

“另外重建的矮人要塞将成为你最坚固的北部屏障。任何试图从北面威胁黑森领的势力,无论是野兽人、绿皮还是其他什么,都必须先踏过矮人的尸骸!我们将与你缔结牢不可破的守望同盟。”

 

“一旦矿道重启,堡垒重建,丰富的矿藏,包括铁、铜、宝石,甚至可能有古代矮人秘藏的稀有金属,都将重见天日。矮人的锻造技艺是举世无双的,我们将优先向你提供优质的武器、盔甲和工程器械,价格绝对公道!这能极大增强你军队的实力。”

 

“另外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我们可以考虑在特定条件下,允许你使用我们重建的部分安全矿道进行快速、隐蔽的兵力调动或运输,这是其他人类领主梦寐以求的特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