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第3页)
他只能说他也很希望能实现土地国有,但路得一步步走,饭得一口口吃。
太过急于求成了,就容易变成王莽。
到时候不止汉人要扯旗高呼反清复明,满蒙怕不是都要纷纷响应。
那他可真就连回关外放羊的机会都不一定能有了。
看如意窘到要冒烟,他到底还是轻笑:“不过您这提议是真的好,朕会仔细考虑,慢慢创造合适条件的。便朕这一辈达不到,朕还有子,还有孙。”
“父子爷孙齐努力,总能让这事儿变成现实。届时耕者有其田,适龄儿童不问男女皆有书念。就算达不到您说的那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世界水平,也会慢慢靠近,一点点缩小距离的。”
如意想给他一句你跟我这玩愚公移山呢?
可一抬头,就看着他满眼认真,竟无半点敷衍之色。
再一瞅瞅诸皇子,也都十分认同。
所以……
“这是认真的,不开玩笑?”
“当然。”康熙颔首:“以往不知未来如何还则罢了,现在既然都已经知晓又如何能够懈怠?您且瞧着吧,就跟这炼钢、蒸汽机一样。以往没有您,朕也不知其厉害,所以才忽略之,甚至称其为奇技淫巧,难登大雅。”
“现在知道了,重视起来了,慢慢就也会真正的发展起来。”
“其余的方面也都一样!”
康熙这话说的斩钉截铁,但从无到有又何其容易?
从蒸汽机成功轰鸣到第一艘轮船宣布成功,康熙四十八年已经宣告结束,四十九年的春风已经开始吹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