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第3页)
按照大清规矩,小选参加选秀的秀女不得识字。
所以即便德妃乌雅氏出身官宦之家,最开始进宫的时候也是目不识丁的。
还是后来得宠有了位份,为了能与他这个皇上有些共同话题,才半路学的。水平不能说太低,只能说相当有限。
让她当夫子,这合不合规矩的还放在外,不怕误人子弟吗?
如意好大一个白眼翻过去:“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你都多久没与德妃一起看天看地看星星,一起谈人生理想了,凭什么否定人家一日千里般的进步?”
“反正,这个夫子我是要定了,肯不肯的,你就给个话吧!”
当然,在康熙作出决定之前,如意也还是要照例提醒一下的。
就说自己是个闲不住的人。
若是不能扩张女学,说不定又想驰骋沙场。
威胁,妥妥的威胁!
偏偏康熙还不得不点头应下:“行行行,只要您高兴,怎么着都行。不过,乌雅氏毕竟是后宫嫔妃,到底不好过度显露于人前。您看……”
懂了。
就给安排个比较清闲的课,不用时时扑在校园里呗。
嗯,距离,面对的学生层次等,也得稍微考量。
不能让人冒犯了德妃娘娘。
无妨。
如意表示这时候的人分三六九等,学校亦然。为了适应本土环境,能更好做大做强,她也是经过审慎思考的。
跟宫中这专门面对妃嫔、公主与宗女的女学一样,民间她也打算按照不同阶层组建不同类型与规模的女学。
比如面向贵族女子的文化素养、宫廷礼仪,中馈管理等。
宫中积年资深教养嬷嬷、女官等担任女先生,各种场合礼仪、处事之类包教包会。
还有宫中妃子充当客座先生。
平民女子则更倾向于教导一些识字算数方面,讲解卫生防疫与基本谋生技巧等。旨在嫁人生子之外,给姑娘们多一点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