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第2页)
康熙都不客气,如意当然也不客气。
噼里啪啦一顿说后,还得在父子俩若有所思的目光中再追加一刀:“事必躬亲不可取,否则容易变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也容易变成雍正跟怡亲王,活生生先后累死。”
四阿哥:……
就算已经不是第一次被吐槽了,他也还是忍不住俊脸微红:“是,皇玛嬷说得是,孙儿受教了。日后肯定会在这方面多加注意,不重蹈那个雍正的覆辙。”
既然话已经说到这里……
那如意就免不了还要嘱咐两句:“那你也要记得别太封建迷信,至少派哪个大将上阵出征的时候别用合八字的方式决定人选。”
“也别搞微操。”
啊?
四阿哥愣住:合八字决定将领人选什么的,虽然有些荒唐,但也不是听不懂。
微操他就有点迷茫了。
看出他这懵懂的如意很善解人意,直接举例宋太宗赵光义还有历史上的雍正。
和通泊之败,京营八旗家家闻悲,户户挂白。
损失老惨重了。
整个京营八旗精锐尽丧,一直到乾隆年间都还没缓过来。
要不然的话,噶尔丹策零身死,准噶尔汗国人心惶惶的时候,乾隆想要趁机攻灭之,群臣的反应也不会那么大。
毕竟这开头太熟悉了。
一样的配方,一样的调调。
当年他老子就是瞅着策妄阿拉布坦身死,噶尔丹策零那个小年轻刚刚即位准噶尔内部不稳,想要趁乱偷家。
结果目的未成,差点打光了自己的家底。
不得不捏着鼻子承认了准噶尔汗国。
这口气还没缓过来呢,你小子又来?群臣要是能赞同,那才是活见鬼了呢!
康熙:!!!
康熙听完和通泊之败的始末,整个皇帝都麻了:“如,如此大事,您之前怎么没说呀?”
但凡透露一字半句,这新立太子的诏书都不能下得这么快。
且很大概率上会换人。
毕竟这臭小子的相关操作一言难尽,太一言难尽了。
如意会说自己怕说了后,康熙之后就不是雍正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