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第2页)

 甚至来个以少胜多什么的。 

 但今时不同往日呀! 

 如今的大清简直鸟枪换炮,或者说如虎添翼。 

 总之装备了更多、更全、更厉害的火器后,几路大军再度掩杀过去,那效果就只有一个词可以比拟──虎入羊群。 

 完全的顺风局,讲究的就是一个一路平推。 

 很轻易的,就把当年尼布楚条约让出的那些土地加倍打了回来。 

 现在…… 

 大将军王十四阿哥正皱着英气的眉头,拿着舆图,指着上面沙俄首都的方向:“咱们现在的问题就是要不要趁着这大好形势,一路干到莫斯科去。” 

 “一鼓作气,将整个沙俄都变成咱们大清的新省。” 

 这要是之前,富宁安就算以下犯上,也得奓着胆子摸摸这位爷的脑门摸摸:得多热呀,才能说出这种胡话来? 

 可现在,他也跟着一整个跃跃欲试好么! 

 接连两个灭国之功,他都不敢想班师回朝后,他们这些功臣将会得到怎样的滔天巨赏。 

 巨大诱惑之下,还是敦多布多尔济最为冷静:“兹事体大,咱们还是先派人请示一下,看看皇上的意思吧?” 

 “别轻易深入敌人腹地,否则万一出现点什么差错那可就……” 

 损兵折将,大功变大过,仔细把你这个大将军王重新撸成光杆皇子。 

 那就算侥幸大胜,不按规矩办事,不也由着皇帝老丈人是赏是罚吗? 

 别说他想得多,主要吃过这方面的苦。 

 他家公主多女中豪杰的人呢? 

 彼时硝烟未定,她一个如花似玉的小公主就从京城繁华之地嫁到了喀尔喀。 

 一路披荆斩棘,完美履行了一个抚蒙公主的责任,行使了代帝王监国的权力。使喀尔喀三部潜心内附,怎么算,怎么也是大功臣一个。 

 结果呢? 

 事实证明,有些事情干的太好了,也是会引起当权者警惕的。 

 他从亲王被撸到郡王,公主被赐了两块带有警示意义的匾额。 

 啧啧。 

 想想就怪心塞的。 

 而现在这场景,敦多布多尔济怎么想怎么有点似曾相识,私下里少不得就要提醒十四阿哥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