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第3页)
当然这么想,他肯定不会这么跟如意说。
只反复强调其中阻力而已。
如意想改掉这丑丑的发型,又没想因而造成太多伤亡。闻言也点头,提了个退而求其次的想法。
也跟摊丁入亩一样,搞试点。
在倭子省、朝鲜省、吕宋省等地先试验。同时派人做相关统计,看这换了新发型后,人们生活是不是更便利了?
生活成本是不是更节约了?
让事实来说话,是不是头发短,干得快。不但省水省材,更干净卫生,还能减少感冒发烧的几率?
“就跟近亲成婚有碍子嗣一样,咱们先把切实的数据摆出来,再把相关条例写到律法里。百姓知其然,更尽其所以然,自然而然就少了许多反对之声啊。”
得。
康熙无奈,这人今天是跟发辫杠上了是吧!
再反对下去,康熙怕自己喜提天打雷劈套餐。干脆也退了一步,决定让她看看朝野之间的抗拒声浪。
到时候哭着喊着,宁死不剃的多了,她自然而然也就能明白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这句话的重量。
为此,康熙还特别安排了个理藩院的官员奏报这事儿。
对的,理藩院。
这些年,因为二阿哥、八阿哥等人足够努力,大清版图逐年扩张。朝廷派往各海外行省的官员越来越多,理藩院涉及的大小事务多着呢。
驻英吉利省的官员就提议尊重当地民俗,不必强令百姓蓄发剃头事。
甚至为了入乡随俗,减少管理难度,他还请剪辫,留短发。
也由此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大讨论。
一开始确实跟康熙想的一样,文武百官强烈抗议,都言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岂敢轻易毁伤?
甚至要拿上折子那个官员治罪。
还是康熙说对方也是为了更好办差,为了治理好地方而因地制宜,灵活改变。
也是用心良苦,才算是止了众人对那官员的继续弹劾。
可这就是终止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