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第2页)

 而大清祖训,后宫不得干政呢! 

 只能苦一苦老儿子,骂名也让他自己去担了。 

 然后被苦了又苦的康熙翌日朝堂就玩了手矛盾转移,率先提出版图扩张太大 、太快,官员,尤其是基层官员严重不够用的问题。 

 希望群臣能一起集思广益一下。 

 事关一地百姓福祉,草率是不能草率的,敷衍也不接受敷衍。 

 既要解决问题,又要保质保量。 

 真·开口就把降低标准的路堵死,也让满朝文武都愁眉紧锁。 

 到这个时候,再提出考虑女性人才,阻力自然而然就小了许多。 

 可事实证明,康熙还是过于乐观了。 

 他这提议一出,朝堂瞬间乱成一锅粥,各种反对理由不一而足。 

 什么自古君为臣纲,夫为妻纲,父为子纲。 

 男主外,女主内。 

 几千年传承便如此,哪有女子抛头露面。甚至还要考科举,与一群男子同朝为官的? 

 再说了,皇上对基层官员选拔如此在意,甚至达到了宁缺毋滥的程度。半点不肯放宽科考相关规格,如今却冒天下之大不韪,想让女子参加科考甚至让女子入朝为官,这岂不是自相矛盾吗? 

 甚至有那激进的老宗室,还老泪纵横地请皇上移步交泰殿。 

 那墙上还有先帝爷亲自立的铁牌牌呢,上面清清楚楚地写着后宫与内臣不可干政。 

 皇上坚持如此,就是倒反天罡,就是违背祖制…… 

 反正怎么严重怎么来。 

 知道的是他们在谏言,不知道的还以为这是要造反呢! 

 康熙对此早有心理准备,倒也没发很大的火。 

 甚至有些心平气和的反问:“天下正是用人之际,一时之间却无许多可用之才。朕也不过是提了个行之有效的法子而已,众卿何以这般激动?” 

 “的确,普通女子一般不会如男子一样精心培养,熟读四书五经,知农商经济。但亦不可否认,天下间还是有许多非凡女子的。” 

 “比如太皇太后,比如宸贵妃。” 

 说到如意的时候,康熙爱免不了自夸一下:“朕若也如尔等这般固步自封,以单纯的男女之见、如约束普通宫闱女子般约束贵妃,大清何来如今这翻天覆地般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