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第2页)

 呵呵。 

 如意笑着纠正他:“话可不能这么说,皇上为的自然是大清江山金瓯永固,长治久安。” 

 “放心吧,你别看现在百官之众反对声浪巨大。可等他们意识到你君心如铁,根本不可能做出任何妥协与改变后,那些反对者立即又会成为你最坚实的拥趸。 

 无它,读书太贵了。 

 对男子来说都是千千万万人走独木桥,希望渺茫着呢。 

 很容易全家勒紧裤腰带,就为了培养出个读书人来好改换门庭。 

 结果时间耗费了,金钱也耗费了,却还是免不了竹篮打水一场空的结果。 

 便是一旦成功便可得巨额回报的男子登科路都这般艰难,更何况是被礼教层层束缚的女子? 

 别说读书了,许多乡间女婴甚至连活下来的机会都没有。 

 这种情况下,还能饱读诗书,有实力参加科举的女子,还不个顶个的勋贵或者官员、书香世家之女? 

 转来转去,这肉还在自家锅里。 

 那他们接下来要努力的,可不就是好生辅导自家女眷,尽可能多的从这锅肉里边多给自家捞上来两块吗? 

 哎哟哟! 

 比起带上大笔嫁妆搞联姻,扶持一个不知道会不会是中山狼,或者变中山狼的倒霉女婿。 

 何妨让自家女儿成为被扶持的那个,发展起来后与家人一道守望相助啊? 

 想通了各中关窍之后,反对之声只会越来越小。 

 也只有越来越多的人高呼皇上英明。 

 而事实上,正如如所预料的那样:利益相关,曾经最顽固的反对派们调转枪口,成了这个提议最忠实的拥趸。 

 如意才不管那些人心里打着怎样的小算盘呢,只看计划有没有顺利铺开。 

 确定康熙没有阳奉阴违,是在真真实实的筛选女性人才后,她才终于欣慰地拍了拍对方肩膀:“这就对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不管到什么时候,积极进取都是不会掉队的不二法宝。” 

 “想让让大清长治久安,就算无法达成所愿。封建制度终将会被更高明的制度取代,咱们下台的也从容点、优雅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