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第2页)

 而秦昇之所以将科举考试的时间定得这么晚,当然不仅仅是为了跟历史上的真正春闱时间对应上,而是要尽可能广而告之,让天下每一个读书人都有充裕的时间赶来河北参加科举考试。 

 毕竟他举行科举考试从来都不仅仅只是为了拉拢河北的世家大族和士人,而是想要借此机会笼络全天下的读书人。 

 虽说历史上常说得民心者得天下,但在古代,绝大多数的老百姓都是大字不识几个,很难去明辨是非,很多时候只会盲目从众,而话语权又一直牢牢掌握在读书人手中,因而往往是这些读书人说什么,周围的百姓便觉得是什么。 

 因此,只要拉拢了天下的读书人,便相当于是变相拉拢了天下民心。 

 除此之外,科举考试筹备的时间越长,能赶来河北参加科举考试的读书人就越多,秦昇也就越有机会将天下英才收为己用,用隔壁二凤的话来说就是“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 

 但他也考虑到如今世家和寒门之间教育水平的巨大差异,如果真的让世家士子和寒门士子公平竞争,恐怕寒门士子中能高中者不会超过一只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