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6章(第2页)

 可一旦去了春和居吃饭,人多眼杂的,一旦有人将消息泄露给身在驿馆的李孝基,情况可就大大不妙了,极有可能会因此坏了他的大事。

 ……

 通守府的宴客厅内,张长逊和张孝谟父子频频举杯向张亮敬酒,感谢他和隋军让他们父子二人可以重聚。

 张亮也是来者不拒,很快便有了几分醉意,不仅眼神变得迷离,似乎舌头都有些大了。

 张长逊见状,便暗暗给儿子张孝谟使了一个眼色。?3~w′w·d~.¨c·o~m·

 正所谓知父莫若子,张孝谟当即心领神会,很快便以自己不胜酒力为由,被两名婢女扶下去歇息了。

 此时宴客厅内便只剩下了张长逊和张亮两人。

 张长逊看着有几分醉意的张亮,沉吟了片刻,随即缓缓开口道:

 “虽说大恩不言谢,可秦大将军毕竟将犬子从长安城救走,不知我该如何回报。”

 听张长逊说得如此露骨直白,张亮眼中的醉意瞬间便消失不见了。

 他看着张长逊,随即连连摇头道:

 “张通守误会了,我们秦大将军并没有任何挟恩图报的意思,他只是希望张通守可以不受牵绊做出自己想做的选择。”

 “做出自己想做的选择?”

 张长逊将这句话重复了一遍,随即淡淡反问道:

 “你们秦大将军就不怕弄巧成拙,前脚刚将我的儿子送回九原城,我张长逊后脚便彻底投了唐。”

 张亮闻言却忍不住哈哈一阵大笑:

 “哈哈哈,秦大将军跟我说过,若是张通守当真有心为伪唐效力,李渊又何必使出如此下作的手段,非要张通守送唯一的儿子去长安城做人质呢!”

 听到这番话,张长逊不由微微有些错愕,显然是从未想过素未谋面的秦昇会如此了解自己。

 不过如此一来,倒也能解释得通为何秦昇不提任何条件便主动将自己儿子张孝谟送回九原城,就是笃定自己无心投唐,一心只想归隋,将儿子从长安城救走就是为了彻底解决自己的后顾之忧。

 可尽管如此,张长逊内心依旧对秦昇充满了感激。

 毕竟知恩不图报五个字说起来简单,可世上又有几人真正做得到呢?

 尤其是跟李渊的恩将仇报相比,更显得秦昇做人光明磊落,胸怀坦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