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6章

 关陇贵族对此自然很是不满,虽然双方没有因此撕破脸,但阻碍和破坏朝廷在关中招兵买马无疑是他们反制李渊的手段之一。 

 李渊虽然对此心知肚明,却因为不想跟关陇贵族彻底撕破脸皮,最终也只能忍气吞声,假装不知道是关陇贵族在背后搞鬼,可心中却是憋着一股气。 

 可今日,这股气却被封德彝给捅破了,李渊心情如何能好。 

 可封德彝就像是没看到李渊眼中的不悦一般,笑着提议道: 

 “陛下可曾想过,既然关中募兵不顺,何不派秦王殿下去巴蜀募兵?” 

 听到封德彝的主意竟是派李世民去巴蜀募兵,李渊眼中不由闪过一丝失望之色。 

 事实上,他早就想到这一点,因此早在唐朝刚夺取巴蜀不久,他便命留守巴蜀的侄子李孝恭在巴蜀一带招兵买马,扩充兵力。 

 可李孝恭在巴蜀一带忙活了一年多,只招募到了几千人,与李渊最初定下的目标相去甚远。 

 可大唐在巴蜀招兵之所以如此困难,并不是因为李孝恭办事不利,实在是因为巴蜀这个地方太特殊了。 

 自从杨广征伐高句丽不利,王簿在长白山率先起兵反叛朝廷之后,起义的风潮便迅速席卷天下,几乎到了无一州无一郡不反的地步。 

 可唯独巴蜀却四个例外。 

 面对天下此起彼伏的起义浪潮,巴蜀百姓却像是完全置身事外一般,依旧关起门来过自己的小日子,任凭外面各路群雄打得你死我活。 

 只有一个叫冉安昌的蛮族首领趁机杀了巴东郡的地方官,据巴东一郡之地自立为王。 

 可冉安昌并没有任何图谋天下之心,在夺取整个巴东郡之后便停止了对外征战,安心在巴东郡做起了自己的土皇帝。 

 可饶是如此,当李渊听从次子李世民的提议,派次子李世民和侄儿李孝恭南下征伐巴蜀之时,这个冉安昌自知不是对手,便很痛快就归降了大唐。 

 李渊见冉安昌如此识时务,不仅封他为巴国公、信州刺史和夔州都督,还将宗室之女汉南县主许配给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