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5章 侯府继室子25(第3页)

 这裴家小子还真是不得了,只要裴家不造反,这荣耀就能延续几辈子,哪怕启朝没了,下一朝的皇帝都不会清算他们,就像衍圣公的爵位一般,这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之举。 

 长歌接到圣旨后,开祠堂,裴家几代人,在京的都来了,这可是大荣耀,哪怕出五服的也要来祭拜一番,毕竟都是一个祖宗。 

 正门的匾额也换成御笔的安定公府。 

 不仅爵位升了,仁和帝还把长歌的庄子给换了,用皇庄换的,原来的庄子派重兵把守,务必保护好这些粮种。 

 两个月后,去往江南的人也回来了,带回苏家稻、麦的产量以及样品,仁和帝大喜,赐苏江为乡饮宾,没有实权,相当于荣誉称号。 

 御赐牌匾“嘉惠农桑”,让其在江南推广粮种。 

 江南苏家的商籍没变,但在长歌的运作下,一跃成为皇商,成为江南西大家族之首。 

 苏家主苏海亲自带领苏江、苏达等苏家人进京谢恩,并带上了苏家一半家财,献于仁和帝,随行保护的都是江南大营的精锐之师。 

 这是明明白白告诉所有人,苏家以后就是陛下的钱袋子,苏家生意的利润有陛下一半。 

 仁和帝也没想到还能有这意外收获,不要以为皇帝就不缺钱,他也穷,可这一回,他的内帑首接填满,这可是他的私房钱,不入国库的。 

 看着一辆辆银车从门口过,户部尚书真想冲出去,把银车拦下来,太多了,实在是太多了。几百万两啊!能不眼馋吗? 

 钱袋子鼓起来的仁和帝,对苏家也很大方,在奉天殿赐宴招待苏家,长歌作陪。 

 苏家众人激动的差点同手同脚,这可是御膳,谁吃过?就是吃过相同的菜,可在不同场合,意义也是不同的。 

 长歌也成了两方人心里的金疙瘩,在仁和帝看来,他是向着自己的,把外家的银库都搬到内帑了,忠臣啊! 

 在苏家看来,外孙牛掰,看看给咱们找的这个靠山,都顶天了,以后谁还敢欺负苏家,把他们当成肥肉?也不怕崩了牙! 

 散尽家财又如何?那御笔的牌匾就是几辈子都挣不来的荣耀,苏海觉得他就是马上死了,在祖宗面前都能昂首挺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