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入赘:我苟到举世无敌柚子牛
第631章 退思园
退思园以“一拳代山,一勺代水”的写意章法营构,处处透着文人雅趣。
然而,在园子的核心位置,却矗立着一座庞然大物——一座从扬州瘦西湖畔整块采凿而来的巨大太湖石。此石高五丈三尺,站在其下需极力仰头方能望见顶端。
石身布满天然形成的孔洞,嶙峋怪异,鬼斧神工,宛如凝固的飞瀑流泉。最奇特的是顶端斜刺而出的一块石峰,形似苍鹰锐利的喙,正对着园门方向,仿佛随时会振翅冲天而去。
石身上还残留着十数道深浅不一的凿痕——那是当年将它从扬州千里迢迢运往上京时,为通过狭窄的运河闸口和低矮的桥洞,工匠们不得已忍痛凿去的边角。
当年运送这块奇石,几乎动用了苏家在江南的全部盐商旧部势力。
先在扬州码头拆毁了一座三丈高的牌坊才得以装船启程。
沿运河北上,每逢水浅处,便征调沿岸数百农户拉纤,据说途中磨断了整整七十二根粗大的纤绳。
行至江州关键闸口,因石高超过闸顶,又不得不请动工部官员,暂拆闸顶石梁,为此,时任户部要职的苏良康不得不在账目上虚记了一笔“河道修缮银”才掩人耳目。
抵达上京后,动用了二十匹健马拉车,百名壮丁在两侧扶稳,才将它从繁华主街一路艰难地抬进苏府,沉重的石基甚至压裂了三块厚重的青石板。
如今,巨石稳稳安放在三层厚实的金丝楠木基座之上,基座侧面,还能看到一行清秀的小字刻痕:“扬州平山堂旧物,永熙七年冬入苏园”。
三老太爷苏静斋为其取名“听涛峰”。
“听涛”二字,一取其石身孔窍奇绝,每逢暮春东风劲吹,风穿石穴,便会发出低沉雄浑、如江海怒涛拍岸般的轰鸣,这声音能传遍半个退思园,与园中竹林的飒飒声相和,别有一番意境;二则暗合三老太爷致仕后“闲听风雨,静观众生”的淡泊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