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9章 好巧(第2页)
此刻众人正轮着说联语,也就是对对子。许舟左侧坐着位穿湖蓝绸袍的中年人,腰间佩着玉珮,举手投足带着几分官气。恰好轮到他,中年人举杯沉吟片刻,缓缓道:“松梢挂月如悬镜。”?
洛娘抬手执起案上的小银旗,浅笑点评:“‘松梢’托‘月’,以‘悬镜’作比,既见月夜之静,又藏松之苍劲,字句清雅,画面如在眼前。”话落,那中年人听得满面红光,端杯一饮而尽,得意之色溢于言表。?
这便是席纠的本事了,既能点出优劣,又能说得人舒心,没读过几本书的妓子,断难有这般见识。?
点评刚毕,洛娘那双盈盈妙目便转向了许舟,席间众人的目光也随之投来。?
对对子最讲究工整,许舟心里暗叫棘手,面上却不动声色。他望向院角,见寒梅映雪,枝头凝霜,忽然有了主意。故意端起酒杯饮了一口,装作酒后豪兴,朗声道:“梅蕊凝霜似缀珠。”
“妙!”席间立刻有人喝彩——“以“梅蕊”对“松梢”,“凝霜”对“挂月”,“缀珠”对“悬镜”,不仅词性相合,更以冬景对夜景,意境相映,工稳妥帖。”
众人看许舟的眼神顿时多了几分认可,显然已将他视作能参与雅集的同路人。?
洛娘也笑了,眼波流转间带着几分真切:“陆公子这联语,以梅雪之洁对松月之清,刚柔相济,又添几分冷香意,确是巧思。”
说罢,也端起面前的酒杯,浅啜了一口。?
许舟却留意到,她的笑容虽温婉,却难掩一丝职业化的疏离;点评完便移开目光,坐姿始终端正,唯有劝酒时才举杯,动作间带着几分刻意的克制。?
他暗自思忖,这位花魁娘子,怕是没把席间这些人的才学放在眼里,不过是耐着性子应酬罢了。
这时,婢子领了一个人进来。那是个二十出头的书生,穿件月白夹袄,领口袖口都浆洗得干干净净,束发的玉簪虽不名贵,却打磨得光滑温润。他眉眼舒展,鼻梁挺直,嘴角天生带着点上扬的弧度,浑身透着股爽朗气,进门时脚步轻快,眼神也亮闪闪的,一看便知是个心无城府的乐天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