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7章 战术

车厢里,汀兰掀帘望着窗外陌生的街巷,轻声问:“清安姐姐,这是到哪了?”

柳清安蒙着面端坐不动,默念着经文,直到马车停稳才自顾自下车,招手示意众人跟上。

众人下车时才发现,此处已是内城边缘,往北能望见法源寺的飞檐,往南则是小巧的善果寺,夹在中间的胡同格外僻静,连打更人的梆子声都显得遥远。

柳清安走到一扇不起眼的朱漆门前,用指节三快两慢叩门。

门内传来一声低问:“谁?”

“笃--笃--笃笃。”

她答。

大门“吱呀”开启,羽林军们鱼贯而入,却见院中早有十余名精壮汉子守着,火盆里的炭火烧得正旺,架上烤着的羊腿滋滋冒油。

这些人见柳清安进来,齐刷刷起身拱手,动作整齐却无一人出声——竟是连行礼都透着股肃杀的默契。

许舟一眼便认出他们。先前从景城出发时,这些人便跟在柳家队伍里,柳承砚提过,这是柳家的死士营,平日里散在各处,只听家主调遣。

柳清安进了正堂,从书箧里取出一张四开的宣纸,平铺在案上。她提起狼毫笔,左手捻着念珠低声念诵,右手却不停歇,寥寥数笔便勾勒出“正西坊”的街巷轮廓——外城的坊区布局本就方正,她笔下的胡同走向更是分毫不差,连百顺胡同的曲折、韩家潭的宽窄、胭脂胡同的岔路都标注得清清楚楚。

一心二用,却丝毫不乱。

许舟在旁静静看着,羽林军们见他没动静,也都敛声屏气。直到笔锋停在李纱帽胡同的位置,柳清安才抬眸开口,指尖点过地图:“鼓楼帮在李纱帽胡同驻了六十五人,多是持铁尺的把棍,分守三个巷口;韩家潭胡同有五十七人,一半混在戏班后台,一半藏在青楼二楼,其中十五个带了短刀;百顺胡同人少些,三十三人守着中段的茶楼,是放哨的,手里多持短棍;胭脂胡同有四十六人,藏在巷尾的赌坊里,听动静备了斧头和绳索;还有王广福斜街,驻了四十二人,多是些精壮汉子,带了长矛,该是他们的预备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