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1章 惟忠与孝兮死义为尤
第451章 惟忠与孝兮死义为尤
“破阵子?就是‘了却君王天下事’那首?当真不是姑姑所作?”郡主眼中异彩连连。^小¤说=C%?www.st21 ?更|?新&最|.?快?′
“他叫许舟。”苏绍献赶忙补充,“也是我的弟子。”
郡主觉得这名字似曾相识,却一时想不起在何处听过。
她心中暗忖:如此大才竟名声不显,单凭这诗才,就值得招入府中为幕僚…
远处学子们痴痴望着郡主绝美的容颜。
她如雪莲般遗世独立,那份与生俱来的华贵气质,令人见之忘俗。
“他人在何处?”郡主清澈的目光扫过人群。
“游山去了。”吕常答道。
听闻这番对话的学子们震惊不已,终于知晓那首《劝学诗》的作者是谁了。
此时山间小道上,寒风掠过林间,枯枝发出凄厉的哀鸣。
许舟侧耳倾听,苏儒朔喘着粗气指向远处:“那里是书院前辈的悟道之地,瀑布边有块石碑记载其生平。”
冬季水枯,那挂瀑布纤细羸弱,无精打采地坠入潭中。
潭水清澈见底,岸边竖着一块古碑,旁边还有一尊盘膝打坐的铜像。~s,h!u·b`x!s`.?c.o-m?碑文记载的是一位名叫卜珝的读书人,生于六百年前。
卜珝,少负惊才,七岁能解《周髀算经》,十五岁著《河渠书》言治水之策,被时人称为 “再世张衡”。然生不逢时,彼时,恰逢新帝宠信方士,重炼丹而轻典籍,满朝皆言 “孔孟不如黄白之术”。
他三上《劝学疏》,痛陈 “士人不尊,国本将倾”,却被谪为郡县教谕,任上仍聚徒讲学,以井水代墨,在祠堂墙壁书写《九章算术》批注。
中年时边疆大饥,他冒死进《救荒策》,力陈 “开仓放粮十策”,触怒贪墨权贵,被贬为司天监小吏。
至此心灰意冷,常于深夜登观星台,以算筹击节而歌:“天有二十八宿,地有九州八荒,何无片席容吾辈?”
终其一生未得重用,晚年隐居于此。
许舟轻抚石碑,指尖传来冰凉的触感。
他突然想起什么,转头问道:“岳父,这位卜珝前辈,可有什么诗作传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