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2章 阻拦(第3页)

 徐怀谨脸色一阵青一阵白,正欲再言,忽听城楼上传来一声冷笑:“徐大人好大的官威啊。不过在这高平城,军令如山,可不是靠耍嘴皮子就能改变的。” 

 抬头望去,只见左横江站在城垛边,居高临下地俯视着他们,嘴角带着讥讽的笑意。 

 徐怀谨被左横江

一句话噎得面色铁青,胸中郁愤难平。 

 他自诩辩才无双,在朝堂上也曾驳得六部官员哑口无言,可今日面对这群油盐不进的边军,竟连一句完整的话都递不上去! 

 他耐着性子与守城甲士周旋了一炷香的时间,引经据典、威逼利诱,甚至搬出了《大玄律》中的军务条款,可对方只是木然地杵着长戟,连眼皮都懒得抬一下。 

 最终,他只能阴沉着脸退回太子身边,官袍袖口攥得发皱。 

 太子见他神色郁郁,温言安抚道:“徐大人不必介怀,边军粗鄙,不通礼法,非你之过。” 

 徐怀谨张了张嘴,终究没说什么,只是沉默地垂下头。他想起自己致仕前,恩师曾意味深长地告诫他:“怀谨,你是个能吏,却非急智之人。治一方水土,你能做得滴水不漏;可若遇上刀光剑影之事,你未必能全身而退。” 

 他本以为自己这辈子做个安稳的地方官便足矣,可朝廷一纸调令,竟让他成了太子少詹士。如今看来,恩师所言不虚——他确实不擅长应对这种生死一线的局面。 

 太子遥望城楼,火光映照下,他的神色晦暗不明。 

 江听潮悄悄凑近,压低声音道:“殿下,末将有一计,或可出城。” 

 太子侧目:“说。” 

 江听潮谨慎地环顾四周,确认无人偷听,才低声道:“末将到高平后,曾听闻城中商贾私下利用两条密道进出,以避城关盘查,运送些违禁货物……若殿下不嫌委屈,或可借密道离开?” 

 太子眉头一皱,尚未开口,任敖已抢先道:“殿下,事急从权!若您在此耽搁,恐有不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