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九章 民心不可违

 “我也不知道咋回事,他们咋就把我给放了。” 

 李天明正在电饭煲厂和张丽梅商量着下一阶段的生产计划,天洪跑来送信,说李学庆回来了。 

 闻讯赶紧去了李学庆家,就见他正和家里人说着这几天的经历。 

 “没啥说法?就把您给放了?” 

 李学庆这会儿也糊涂着呢。 

 “一开始又说要这样,又说要那样的,今天突然又说没事了,就把我给放回来了。” 

 不但放人,还是坐着小车回来的。 

 这个待遇就已经很说明问题了。 

 “叔,这些天,他们……没难为您吧?” 

 “没有,就是没完没了的问话。” 

 情况当然不像李学庆说得那么简单,虽然没挨打,也没挨饿,毕竟上面也是交代过的。 

 李老浑子满门忠烈,而且岁数也不算小了。 

 真要是搞武斗出了事,谁也担不起这个责任。 

 可那些玩意儿对付人的办法多着呢。 

 被带走的这些天,李学庆就没睡过一个好觉。 

 显然那些人是打算用疲劳战术,从李学庆的嘴里挖出他们想要的东西。 

 比如…… 

 到底是谁在给李家台子撑腰,罔顾上级的指示,举行悼念活动。 

 是不是…… 

 王作先! 

 甭管是李学庆,还是李天明,都只是个引子,那些人的最终目标是王作先。 

 “不明不白地抓人,又不明不白地放了,没有个结论?” 

 李学庆摇摇头。 

 “谁知道是咋回事,送我回来的那个小伙子,就是王主任秘书,他说……中枢已经给首都人民的啥行为定了型,说是革命的。” 

 李天明闻言,立刻记起了那件轰动了全国的大事。 

 十里长街送……周公! 

 最开始这个老百姓自发的行为,还被某些野心家定义为反革命事件。 

 在报纸上长篇累牍地进行抨击。 

 目的就是为了要全面否定周公在党内的地位,打击周公的威信。 

 但他们这种行为,立刻便引起了全国人民的反感。 

 社会上的逆反情绪越来越严重。 

 老百姓的心里都有一杆秤,谁对他们好,人们怎么可能分不清楚。 

 对一代伟人最纯朴的情感,居然都能被定义成反革命,老百姓哪能答应。 

 于是就在昨天,中枢紧急下发了文件,认定人民群众举行对周公的悼念活动是革命行为。 

 虽然依旧伴随着各种限制,但终究为老百姓因为周公离世,压抑着的悲伤情绪,提供了一个释放的窗口。 

 既然是革命行为,李学庆自然也就没事了。 

 果然,民心不可违。 

 即便是那些野心家,也要明白这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