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一章 大桥合拢(第3页)

 解不开了。 

 刚刚得到的消息,上面对于让李家台子的集体企业去参加广交会的意见颇多。 

 说什么的都有,甚至有人觉得,一家农村小作坊去参加广交会,会影响国家形象。 

 接着又有人点名批评王作先,认为他立场不坚定,是zb主义复辟的保护伞。 

 这里面自然少不了楚明玉,还有其后台的手笔。 

 直接将王作先给架在了火上烤。 

 要想扳回一局,唯一的办法就是,李家台子集体企业的商品,能够在广交会上大放异彩,为国家赚取大量的外汇。 

 而一旦没能达到想要的效果,当时候,王作先所要面对的必定是群起而攻。 

 会是一个什么下场,已经不需要多言了。 

 李天明一个小老百姓,自然不清楚王作先如今的处境,不过也能大概猜到一些。 

 说到底,还是他这两年折腾得太出格了。 

 人家都在忙着阶级斗争,他却要带着乡亲们发家致富,这本就是大逆不道。 

 而作为他靠山的王作先要面对怎样猛烈的攻讦,无需细想,也能猜到一二。 

 他能为王作先做什么? 

 事到如今也唯有用实实在在的成绩,来证明这条路的正确性。 

 比如长甸河大桥,再比如…… 

 来年的广交会。 

 “王主任,请您放心,我……一定竭尽所能。” 

 王作先笑着点了下头:“放轻松,别这么严肃,中国的事,无论是哪方面的,历来都很复杂,我们能做的就是摸着石头过河,用积累下来的经验和教训,为老百姓找到一条真正适合的路。” 

 如果每个当官的都是这么想的就好了。 

 偏偏有些人满脑子都是争权夺利,早就已经忘记了他们当初投身革命的初衷。 

 “提前给你透露个消息,胡同阁同志过完年,就要调任石市了,学国同志担任永河县革委主任,以后遇到任何事都可以找他,我也希望你们两个能配合好。” 

 一个县革委的一把手,一个普普通通的小老百姓,王作先居然把他们放在了同一个位置上。 

 李天明这下也感觉到压力了。 

 以前李学国是大柳镇的公社主任,现在成了整个永河县的父母官。 

 是不是未来永河县的经济发展,也要绑在李家台子的身上呢? 

 先富带动后富? 

 没准儿李学国现在已经在打这个主意了。 

 到时候,真要是提出来,李天明咋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