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五章 冲、稳、保(第2页)


 海城孩子的高考志愿表上,百分之九十填的只有海城的学校。


 同样一份工作,海城这边一个月工资5000,京城那边一个月工资两万,大多数人也会选择留在海城。


 去京城?


 对海城人来说,那就相当于洲际旅行。


 “咱先不考虑去哪,天敬,往后你想干啥?”


 “我……”


 天敬平时不言不语的,但心里向来有主意。


 “我想像天亮二哥那样当兵。”


 当兵?


 严巧珍一听就不干了。


 “辛辛苦苦地复习考大学,你最后去当兵?真要想当兵,何必费这么大事。”


 李天明忙道:“大娘,您先别着急啊,当兵有啥不好的。”


 “可是……”


 “您先听我说完,天敬想当兵,咱可以考军校啊!”


 十年动乱期间,国内所有的军事院校一律不对外招生,让军队的现代化建设严重滞后,对于人才,特别是高学历人才的需求更高。


 在这之前,部队的干部都是从士兵中选拔的,比如像天亮那样直接提干,军事素质相当优秀,但文化水平却是一般或者说很差。


 为了赶上世界发展的潮流,促进部队现代化建设,国家在决定恢复高考以后,军校也开始招收应届高中生,从而开启了部队人才培养的模式。


 “天敬,你去找找以前的高中老师,问问他们国内现在哪所军校最好,以你的成绩,肯定能考得上!”


 见李天明支持自己,天敬原本悬着的一颗心,总算是落了地。


 原本他并没有动过当兵的念头,还是去年年底,天亮结婚的时候,看到一身国防绿的天亮,他的心也跟着活了。


 后来国家正式发布恢复高考的消息以后,天敬便一直在搜集相关资料,当时就定下了报考军校的决心。


 只是……


 不知道咋和家里人开口,担心父母不同意。


 “天明,要是考军校,厂里的工作……”


 天敬如果选一门和冶金机械相关的专业,到时候,厂里的职位还能继续保留,每个月除了大学的补贴以外,厂里还能照常发工资。


 可一旦考了军校,厂里的岗位肯定保不住。


 “大娘,一个岗位能有天敬的前程重要?往后军队的发展,肯定需要大量的高学历人才,天敬的前程肯定差不了。”


 李学军也连连点头:“天明说得没错,眼光还是要放长远,更何况,参军入伍保家卫国,这是好事,咱们做父母的应该支持!”


 见李天明和李学军都这么说,严巧珍虽然还是有些顾虑,但也没法再反驳了。


 “那就……试试!”


 “你们俩呢?都是咋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