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一章 开镰(第3页)

“老杜,那就是李天明!”

王作先对着身旁一位戴着眼镜,身量不高的中年人说道。

这位的名字叫杜树平,原先是安徽省某市的革委副主任,最近刚刚调任海城。

听到王作先的话,杜树平只是点了下头,他的注意力全都被眼前这一大片金黄色的稻田给吸引了。

海城这里的农业生产,要比安徽那边强太多了。

不是安徽的老百姓不勤劳,而是……

一会儿旱,一会儿涝。

政策上又忽左忽右,老百姓的心气儿都快被折腾没了。

以前他还在安徽任上,到了本该秋收的时候,他要做的不是组织农业生产,而是……

阻止老百姓逃荒。

“老杜,咱们再去那边看看!”

再往前不远就是工厂了。

杜树平之前也曾听说过,永河县作为海城的试点,大力发展工业生产。

村办集体企业这些年各地都在搞,有的还走在了李家台子的前面,只是因为政策的原因,很难形成规模。

杜树平原以为李家台子这里也是那种小作坊,可等他看到厂房的时候,不禁被惊呆了。

“王主任,这……”

“那边还在建新的厂房,等到明年开春就能投产了。”

杜树平顺着王作先手指的方向看过去。

“王主任,这些工厂的性质……”

“都是大集体,靠着村民集资建起来的。”

听到王作先的解释,杜树平稍稍松了口气。

关于李家台子,他之前听到过很多传闻,也了解过,上级领导对于李家台子如今的工业发展,存在很多争议。

“步子是不是迈得太大了!”

全国各地还在努力解决老百姓温饱问题的时候,李家台子这么一个小小的村庄居然已经发展起了工业。

“既然是试点,步子迈得不大,怎么往前走?”

王作先今天来李家台子的目的,就是为了让杜树平更多地了解一下李家台子的发展模式。

马上就要上调中枢了,杜树平正是他的继任者。

王作先可不想辛辛苦苦经营出来的大好局面被破坏。

杜树平自然也清楚王作先的心思,只不过……

看着这些厂房,还是让他感到胆颤心惊。

“我们再去村里看看!”

既然要了解,那就要了解得全面一些。

只有让杜树平真真切切地看到,什么是农村未来的发展方向,才能更清楚未来的工作要如何开展。

“天明,走了!”

李天明直起腰,看着开进村子的汽车。

“干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