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章 这地不合适(第2页)

卢青青叹了一口气说道:“比如人类和动物,食物能一样吗?”

“但我更想说的是,这个环形位置,通过考察,并不适合养殖龙虾!”

牛大壮一愣:“什么?不合适?为什么呢?”

“龙虾需要的生长环境,是这片环形土地所不能创造的。”

卢青青说道:“你瞧,光是平整度,高矮不一,这可怎么搞?”

牛大壮挠了挠后脑勺,粗粝的指腹蹭掉片头皮屑:

“卢教授,这周边的地我瞅着挺平整啊,实在不平的可以挖掘嘛!”

卢青青再次摇头:“您看这环形地块,像条没抻直的腰带绕着鳝鱼池,”

“北边高了三尺多,南边洼着个坑,汛期一到,高的地方漏水,洼的地方积涝。”

“真要养龙虾,得砌上百道田埂划区域,到时候投饵、换水、防逃都不方便。”

“光是工人的运作,得多跑三倍路,这哪叫便于管理?这叫给自己找罪受。”

“而且动不动几千亩,你还打算用挖掘的方式来解决?这太夸张了,不合理。”

卢青青抬手又划了道横线:“再说规模,您瞅着这片地大。”

“其实零零碎碎加起来,真正可用的面积也就一千亩不到。”

“关机还得分成十几块,你再看看划分开后,面积根本无法做到均衡。”

“至少这么做就形成了养殖区被强制性分区,而则对于龙虾来说是不合理的。”

“龙虾这东西,你估计不知道,其实得集群养才出效益。”

“像这么碎的地块,投苗密度都没法统一,后期怎么搞标准化?”

牛大壮吁了一口气,缓缓蹲下,手指无意识地抠着地上的草根。

他意识到苏玉在建鳝场时,为什么不把周边地块一并开发了。

之所以还留存至今,确实是周边地块有着很多的缺陷。

现在听卢青青一说,牛大壮才觉出这里头的门道。

“那……”他喉结动了动,“咱们换个地方,桃源村成不?”

“我是那儿土生土长的,村里有连片的老稻田,去年刚退下来,地肥得很。”

卢青青把手中的碎石扔回草丛,拍了拍手上的脏东西:

“去看看就知道,要是桃源村也没合适的地,我下午就回省城。”

“真的,如此徒劳无功的奔忙,我确实不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