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房日常晓村
第一百九十章 心情有些波动(第2页)
可是,这些老官吏几乎被原来的权贵阶层霸占着,从上到下织成了一张密密麻麻的关系网,皇上想要干点啥,没有那几个领头宰相的同意,什么也传达不下去,这让一向强势的皇帝怎么忍得了?
因此,别看现在好像是守旧派占了上风,但如果将皇帝惹急了,最后谁输谁赢明眼人谁都看得出来,因此,重新恢复科举势在必行,谁也阻挡不了,恢复科举的日期指日可待。
“师兄,你在外面经常跑,消息灵通,有了消息记着告诉我啊!”傅天佑认真的叮嘱道。
“知道了知道了,这还用你说?你放心就是了,有了消息肯定第一个通知你!”孙诩淦拍了拍自己的胸脯说。
最后,傅天佑和孙诩淦约定,明天自己会带着妻子过来,跟他谈一下秘方的事,孙诩淦就急匆匆的离开了。
孙诩淦走后,傅天佑并没有离开,而是到了自己在这里抄书的地方,二楼拐角的一个僻静的房间。
孙记书肆的一楼,是为那些到这里看书的读书人准备的。
【千字文】、【急就章】、【仓颉篇】、【太公家教】、【开蒙家教】等;比如涉及科举的读物:【孝经】、【论语】、【尚书】、【礼记】以及【易经】等等;还有进士科、明法科和明算科一些书籍和往年考卷。
这些书籍不仅售卖,价钱也不高,颇受读书人的喜爱,买不起书的也可以在里面阅读,阅读按时辰收取很少的费用,还允许抄写下来带回家,这也是最吸引读书人过来的主要原因。
来这里的安远镇人占大多数,但也有远处的读书人,听说了书肆的内幕以后,不远数百里为了抄写书籍过来,毕竟在西北,就算是长安府城的书肆也没有安远镇孙记书肆种类齐全,尤其经过动乱,有些书籍被毁于战火,这就愈发显得孙记书肆的珍贵。
当年孙嵩闰两万石粮食换来书肆的平安,因此差一点儿破产,此举收获了许多读书人的推崇和敬佩,因此孙家的口碑被传扬的越来越广,孙家的地位在西北也越来越稳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