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三章 怦然心动(第2页)
那个小黑山,杨鸣坤在三年前刚接任县令时,就实地考察过,其实,不仅是小黑山,眉县所属的所有区域、所有山村,他全都走了一遍,不说了然于胸,但起码大概地形要做到心中有数。
只是,考察时他也只是走马观花,看个大概,做不到每一块地形地下埋藏的是什么他都知道。
他以为眉县都是穷山恶水,想要治理,想要吸引人过来,简直难上加难,所以才有了落户每个人给十亩地的政策,但过来的人还是不多。
他没想到,小黑山里面竟然有可以烧制砖瓦的黏土,他当然知道此时西北地区最缺什么,烧制砖瓦看似简单,但真做起来却没那么容易,也不是随随便便一个人都可以立窑,就算立起来,不懂里面的窍门,也不一定烧出来。
眉县毕竟是他的家乡,作为父母官,他不想有负朝廷的重托,也不想辜负家乡父老,他是真的想将眉县搞好了,为朝廷分忧,为百姓谋些福利。
现在眉县最大的问题就是人口太少,没有人口,就没有赋税,为这他可谓绞尽了脑汁,看着抛荒的大片的良田,他愁的整宿整宿的睡不着觉。
于是,在听侄子说他那个童生同窗想要买地时,他当然求之不得,想也没想就答应下来。
傅天佑,这个在侄子嘴里经常出现的学子,对他的情况杨鸣坤可谓早就耳熟于心,只不过在叹息他考试的运气太衰给予同情之外,他也只能暗自惋惜。
没想到这么个优秀的学子,竟然在读书紧要的关头,还有闲心想要买地立窑,操持商业。
要知道现在商业也算是贱业,一般读书人是不屑沾染的,幸亏他还没考取功名,进入仕途,不然还真是一件麻烦事。
不过,既然他存了拉拢的心思,就不会给傅天佑在这件事上设置障碍,在双方谈妥的情况下,有些事情该说清楚的还是要事先讲清楚。
“贤侄啊,咱们先小人后君子啊,事先说好了,前期事情我不干涉,但等将窑立起来,我会派人跟进。”
杨鸣坤说完,见傅天佑不解的望着他,就解释道:“比如账房,我可以不管资金,可以不管你们如何经营,但账目必须清楚,为防止将来咱们起了龃龉,生了嫌隙,衙门派遣账房过去,应该没问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