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7章 不同的分配模式(第2页)

 就在这时,人群中开始出现频频出现窃窃私语,他们根本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圣法老陛下这是做什么?!”

 “他要重建耶路撒冷?我们只用劳动,就能换取食物?!”

 “能吃饱肚子的食物?!”

 不少希伯来人在听见林珂这话之后,神情已经完全发生了变化。

 毕竟,自从暴雨和血灾降临之后,整个希伯来帝国的粮食,便出现了短缺的情况。

 那些距离耶路撒冷很远的城池,几乎是面临着无粮可用的地步,他们只能动用财政储备去外面购买。

 当然,有一部分粮食,还是希伯来人通过商队的名义买来的,林珂对于这些消息早已了如指掌。

 对于耶路撒冷的人们来说,这里有不少人,已经挨饿了一段时间。

 特别是那些平民中的青壮年,因为,在圣埃及联盟进攻希伯来帝国的时候,几乎所有的粮食储备,都供应到了军队当中。

 即使林珂没有借助任何工具,他的眼睛也能轻易分辨出帝国士兵与平民的区别。

 这种差异首先体现在体型上。

 帝国士兵普遍身材魁梧,肩宽背厚,手臂上能看到明显的肌肉线条。

 即便是在战败后的恶劣条件下,他们的体格依旧保持着相当水准,这得益于常年军事训练和相对充足的营养供给。

 他们的身姿挺拔,即使在俘虏状态下也难以完全掩盖军人特有的纪律性和警惕性。

 相比之下,平民的体型明显羸弱得多。

 长时间的粮食短缺使得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骨瘦如柴,脸颊凹陷,手臂和腿部的肌肉严重萎缩。

 儿童发育不良,老人佝偻驼背,妇女们疲惫消瘦。

 他们常常佝偻着身子,双脚微微分开以保持平衡,显然,那是长期营养不良带来的虚弱。

 除了体格,精神状态也是显着区别。

 士兵们虽然战败,但眼神中仍带着审视和戒备,目光较为集中。

 简单来说,他们的身体,至少还没有进入那种营养不良的状态,所以还能集中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