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 拯救骆驼的最后一道微风(第3页)

醒面的功夫开始准备浇头,既要快味道又要美,那油泼面就一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葱切长丝,刀速飞快却在接触案板的瞬间又戛然而止,几乎没有发出任何声音,这已经是王凡能够控制的极限。

菜籽油温度升起来,切好的葱丝就放进了锅里,浓浓的葱香味一释放,就能唤醒人类全部的味蕾。

葱丝很快就渐渐的变得金黄,王凡关了火把葱丝捞了出来却没有丢,一般的传统油泼面是不要这些葱丝的,但是王凡坚定的认为这些炸过的葱丝才是点睛之笔。

拿起来面团他就开始准备制作裤带面。

这种面一般要饧面3小时以上,最好直接饧一晚上,但是现在显然是没有那么多的时间留给他,他就准备靠自己的绝对手感来完成抻面这一步。

面团揪成剂子,搓成小长条擀扁,上下擀几下用擀面杖在中间部位微微一压后就放到了盘子里,然后用刷子在上面刷了一层油后继续擀面片。

两片、三片、四片,一片片的面片均匀的摆放整齐,估摸着量差不多了,就从头捏起来几个面片。

手指微微用力将面片捏薄,而后慢慢的向两边拉,一边拉一边轻轻的摔打在案板上发出了微弱的“biangbiang”声这声音在王凡的有意控制下还没有周边的雨声大,雨点砸在遮雨板上的声音将他做饭的声音掩盖了个干净。

原本巴掌长的面片越拉越长,直到王凡双臂彻底展开才罢休,锅里的水这个时候也开了,顺势就把面条放进了锅里。

一套动作行云流水,从抻面开始到面条进锅,也就短短的十秒来钟。

面条全部抻好全部下锅,卓倩倩也端着一盆嫩绿的小油菜走了过来。

油菜下锅一起煮,长长的筷子不停的搅拌,砸了三次水后就把腰带一样的面条捞了出来。

陕西几大怪,面条像腰带,不像的那一定不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