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2章 -好傢伙,水蜜桃做罐头?(第3页)

安老汉黑的脸庞笑成了:“爱吃就好,爱吃就好!”

如果是平时他还会补上一句“爱吃就多买点”,可王凡一出手就是400斤,再让人家多买就太不合適了。

没过一会儿,几位衣著朴素的果农就从远处走了过来,看了王凡一眼后就迅速扎进了园子里,接著一筐一筐的桃子就被抬了出来。

这些桃子王凡当然不是准备作为见面礼送给陈国民,给一个无锡人送无锡水蜜桃,这得是多么天才的人才能想的出来。

他准备把这些品相好的桃子做成老东北水蜜桃罐头,品相差一些的那种做成水蜜桃桃脯,等做好了以后给卓爸爸卓妈妈和二叔都邮一些,剩下的就发到开南大学,给几位熟悉的教授,以及卓倩倩班上那些同学尝尝鲜。毕竟人家以前可是没少帮自己,知恩图报是他最根本的做人原则。

这些果农確实实在,四百斤桃子都是好果,熟程度也基本都符合他的要求,

痛快的付了尾款,他就开看车直接走了。

没有一种药可以治百病,但不包括东北。

在东北一瓶黄桃罐头就可以治百病,至於治得好治不好那另说,反正是能治!

黄桃罐头市场上有很多,但却几乎看不见水蜜桃罐头,一来水蜜桃的自身价值、运输成本本身就高,二来相比黄桃,水蜜桃其实也不太適合製作罐头。

其最根本的原因,就是黄桃可以加热消毒,水蜜桃如果加热过量,直接就会变成果酱。

但拥有了分子烹飪理论基础支撑,王凡觉得自己可以挑战挑战。

锅里面已经煮上了水,锅下的煤气灶还在呼呼作响。水烧到75度时,锅底会冒起蟹眼泡,这是王凡研究的適合水蜜桃的最高温度。

王凡穿著羽绒服,在5月底的南方这样穿显然是不合適,但他的房车里此时却只有8度。

他把水蜜桃装在一个薄薄的乾净竹篓里,看到蟹眼泡时,他毫不犹豫的连篓带桃浸进热水中。

1、2、3.

心里默数八下,立马捏住竹篓,“哗啦”一声提起后倒进旁边的凉水盆中。

热气混著桃毛味蒸腾而起,他拿起竹片刮刀,往桃屁股一再顺著缝一划,

果皮就像脱衣服一样一下子就被撕了下来,露出里面象牙白一样的果肉,仔细看的话,还能看到果肉外面留有一层薄薄的薄膜。

去皮桃对半切开,桃核扔进塘瓷盆叮噹作响。果肉装进另一个盆中,这一盆里的水是淡盐水和柠檬汁组成的混合液体,为的是防止果肉变色。

王凡拎起早配好的树蜜水就倒了进去,直到水淹过桃肉,再抓两把老冰撒进去添点亮色。

罐头是必然要加防腐剂的,他没用那些工业品,而是用柠檬籽提取物代替,

这个天然提取物对罐头常见腐败菌如酵母菌和芽孢桿菌,都有非常好的抑制效果。

大锅重新烧上水,十几个广口玻璃瓶已经在一体机中完成消毒。王凡用长竹筷把泡了10分钟的桃瓣挨个夹进瓶,每瓶塞八分满,水顺看漏斗灌进去,离瓶口留一指宽。接著拿厨房纸擦净瓶口,盖紧盖子却又不完全拧死。

锅里的水开始沸腾,码好瓶子的蒸屉蹲了上去。王凡盯著灶火小心的控制著火候,瓶盖已经被蒸腾的热气顶的噗噗乱跳。

中火蒸了十五分钟王凡將锅盖一掀,热浪便裹著甜香扑到了他的脸上。

戴上隔热手套抓出瓶子,趁热“咔噠”一声將瓶盖一一拧死。刚刚倒扣在竹蓆上晾著,就听到瓶口处发出“啵”的一声轻响。

一瓶、两瓶相比於黄桃的工业化,水蜜桃的操作无疑要慢上很多,就算以王凡的速度,

一个小时也就只做了三十瓶而已。

看著朝天著屁股的水蜜桃罐头,王凡也不由笑了起来,他相信这个小东西的味道,绝对对得起自己的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