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9章 -赛博厨师对决——快刀(第2页)

自己的徒弟几斤几两他很清楚,要是能创新早就创新了,今天这道菜能不能有让人眼前一亮的变化,只能是在王凡这里。

江涛很是好奇的问道:“我听侯大师您话里的意思,今天的评分標准应该是创新,而不是对传统的还原”

侯大师用力点点头:“没错!我也不怕自揭其短,我这大半辈子都在坚持传统,但直到前段时间我才发现传统的局限性。想要让淮扬菜一直传承下去,创新是必然的选择。

就比如文思豆腐,传统清汤用鸡鸭骨和火腿长时间吊制,但为保持汤色清澈会捨弃油脂和胶质,导致鲜味物质不足。

成品汤底追求“清澈如水“而显寡淡,虽然后期火腿丝可以提鲜,但加的多了又怕火腿的顏色影响成品。

这道菜在以前没有什么问题,但现代饮食更倾向鲜醇风味,清汤寡水的已经走到了被现代年轻人淘汰的边缘。”

刘教授和林大师听到侯大师的话,明显有些震惊。

两人实在是没有想到,他竟然会在这种场合揭自已的短。

刘教授微不可查的点了点头,显然很是认可侯大师的话。

这道菜在她看来其实有点鸡肋,一方面是稍显廉价的原材料,另一方面却是至少20分钟的人工耗时,最后做出来的除了让食客“哇”的一声惊嘆刀工,在口感和味道上並没有什么让人眼前一亮的地方。

她记得王凡之前做的菊豆腐,那其实已经有一些改良的雏形,只是今天不知道他会不会继续创新,如果他做的还是之前菊豆腐那一版,那她实在是不介意给他个差评。

还是那句话,年轻人都不敢创新,难道等七老八十的时候再幡然醒悟

.——.好像一不小心diss了一个人。

经过这个小插曲,场上的五位大师都已经摆好了自己的豆腐。

文思豆腐一般用的是嫩豆腐,这种豆腐含水量在90%以上,相对来说切起来比较容易,五位大师也都是选用的嫩豆腐。

而王凡面前摆著的却是一块盐豆腐!

6块豆腐的影像已经完美呈现在ar眼镜当中,白净的色泽和细腻的纹理纤毫毕现,甚至在王凡他们六位厨师將手按在豆腐上时,可以清晰的看到豆腐“duangduang”抖动的样子,而也正因如此,让他们清楚的看到了王凡这一块豆腐的不同。

“咦他们的豆腐看上去好像不一样。”

“对,王老板的豆腐明显更加q弹一些。”

“这块豆腐看上去比另外五块粗糙一些硬一些,这个是不是更好切”

“不是吧我记得王老板科普过,嫩豆腐好切,硬豆腐反而不容易切丝。“

“你確定讲道理应该是硬的好切一些。”

就在观眾討论的热火朝天的时候,陈诗诗笑吟吟的说道:“各位观眾朋友,想必大家已经看到六位选手的豆腐选择不同,经过和三位评委沟通,现在我將由此提出一个问题,幸运观眾会在答对问题的观眾中產生。

这个问题就是一一嫩豆腐、盐豆腐,哪个豆腐切起来更难。请在10秒钟之內作答,超时將视为自动放弃答题。”

她的话音刚落,ar眼镜中就实时弹出了动態问题,这一下子就把场內的观眾搞的紧张起来。

左边是嫩豆腐,右边是盐豆腐,两个选项没有c,也没有长短的区別,蒙对的概率一样大,这到底要如何选择

隨著倒计时的跳动,很多人手心里竟然都沁出汗水。

“擦,反正横竖都是一半机率,隨便选了,我选嫩豆腐,硬的就是比软的好切丝。”

“我选盐豆腐,我记得王老板科普过。”

“我选盐豆腐。”

“擦!我超时了

选择时间结束后,答案也在第一时间公布出来,选了嫩豆腐的非常兴奋,选了盐豆腐的已经与一次机会失之交臂,自然是有些惋惜。

侯大师笑道:“老豆腐压根就切不了丝,这道菜的刀工非常讲究,要用抖刀法,还要把豆腐片切的薄於1毫米,我对徒弟的要求是豆腐丝的直径是0.2毫米,我非常期待看到王凡选手对自己的要求是多少。”

“啥0.2毫米”

“我去,那岂不是每一刀都跟蠕动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