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官腔(第2页)


 就在众人震惊不已时,中巴车后门突然打开,两个扛着巨型摄像机的记者费力地跳下车。


 最前面的吉普车门打开,省台记者扛着漆成黑色的摄像机从吉普车里钻出来,金属机身裹着绸布,三脚架在地上砸出“哐当”声响。


 记者们麻利地架好机器,话筒上醒目的“省电视台”。


 围观的村干部们立刻发出“哎哟喂,这是个什么东西”的惊呼。


 “这是摄像机!就是靠这玩意儿录下来,再通过电线杆上的天线传到电视里!”


 “你是说,这个东西可以让我们上电视?”


 “真的假的?”后排的赵婶伸长脖子,“那这机器能把咱村拍进去?”


 王大柱拍着胸脯保证:“只要站到镜头前,全公社的电视都能看见!昨儿我还在电视里看见县百货大楼的玻璃柜台呢!”


 “都看镜头!笑!跟过年吃饺子似的!”


 这话立刻炸开了锅,围观群众开始前排挤,几个胆大的小媳妇甚至解开了衬衫最上面的纽扣,露出洗得泛白的的确良衣领。


 人群里绽开一片参差不齐的笑容:有的咧开嘴露出黄牙,有的抿着嘴憋出酒窝,还有的紧张得嘴角直抽搐。


 有人抱起三岁的闺女往镜头前送,嘴里念叨“乖闺女,快冲着那玩意笑,明天我们就能在电视上看到你了!”


 “别挤啦!”


 陈光辉急得直跺脚,却没人搭理她。


 不知谁喊了句“这玩意看得很清楚的,甚至连鼻毛都能看见。”


 前排的人立刻往后退,后排的人又往前拱,顿时乱成一锅粥。


 紧接着一直锃亮的黑色皮鞋踏在碎石路上,李县长走下车。


 “同志们好啊!”


 李县长挥了挥手,中山装口袋里的钢笔尖闪了闪。


 可他的声音被人群的哄闹声淹没。


 “哎哎,我看见自己了!”


 “在哪儿在哪儿?”


 “在记者的玻璃片子里!”


 原来有个胆大的村民凑到摄像机前,把镜头当镜子照。


 周大山镇长三步并作两步冲上去,双手握住对方手掌:


 “县长,您百忙之中还惦记着咱们镇,咱们可盼星星盼月亮,总算把您盼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