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狴犴(一)(第2页)
“我明白,保密需要嘛。”闻言柯乐露出遗憾的表情,但依然说道,“嘻嘻,到时候何泽哥你可得好好看着哦,我驾驶‘狴犴’的样子。”
“嗯,我期待着。”
机场上重新忙碌起来,柯乐最后深深看了一眼那蓝黑色的身影——只属于她的“狴犴”,然后深吸一口气,转身离开。而何泽,则在她转身后悄悄抹了把不存在的冷汗,迅速掏出手机,手指飞快地开始搜索……
……
中国,东海围墙边缘。
海南舰与她平台战斗群的成员们正蛰伏在这片海域里,通往外界的巨型船闸紧闭,但军舰们却蓄势待发。她们的舰尾以点触面垂直于围墙上设置的接泊系统,依靠直径超一米的左右两处阻尼船钩和嵌入海床的锚爪,得以在汹涌的海浪中巍然不动。
即便只是设立在船闸旁的临时停泊区,也依然预设了能够供给整个平台战斗群的接纳量。人员、物资、燃料,都通过接泊系统延伸出去的平台往返于军舰与围墙之间。
这也算是为海军将士们在茫茫大海上提供了难得宝贵的“靠岸机会”。
要知道这处设有三级船闸的围墙宽度超过100米,虽然不如一些大型驱逐舰的长度,但除去厚重的墙体和必要的防御工事外,可以自由活动的空间反而大不少。
官兵们极其珍惜这出击前短暂的休整时间。虽然军舰连接接泊系统时几乎不会晃动,但踩在围墙上所带来的那种“踏上陆地”的感觉是军舰所无法带来的。
但也并非所有人都离开了军舰,除了必要的战备值班人员外,此刻在海南舰d洞幺段的双层官兵食堂里,整个平台战斗群最耀眼的那群人正聚集于此。
一般在航空母舰上飞行员们会拥有专属于自己的食堂,而在海南舰,食堂二层还会额外留有专供尖兵的包厢,提供营养更加均衡细致,被俗称为“五类灶”的尖兵伙食。
由于随时可能出击,尖兵们应该尽量在自己的食堂就餐,同时舍弃掉所有可能导致过敏或其他症状的食物,以避免外食影响状态。吃什么不能由自己决定,某种程度上这也算是享受全军最高餐标而伴随的代价了。
可即便再丰盛的餐食也难改坐在两千面前那人脸上苦瓜似的表情。
两千扒了一口混着酱牛肉的米饭,浓郁的肉香和酱汁本该是味蕾的享受,此刻却味同嚼蜡。她机械地咀嚼着,眼神始终没离开对面的人。
这是第几次尝试了?第三次?第四次?每一次精心挑选的开场白,最终都像拳头打在棉花上,软绵绵地消散在沉默里。
眼前的人一点点地吃着自己的那份餐食,虽然知道他最后肯定不会浪费一粒米,但这副胃口全无的样子实在让人揪心。
“我说……”两千放下勺子,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轻松些,打破凝滞的空气,“这可是你康复后第一次回食堂欸,这都是廖师傅特意为你做的。”
两千指了指对面的餐盘,饱满的牛肉块浸润在深褐色的浓稠酱汁里,将米饭一起染得油亮诱人,无论火候还是选材都是绝佳。
两千口中的廖师傅是海南舰舰艇军需部门的一名三级军士长,在入伍前就是顶尖酒楼掌勺的大师傅,有着超过二十年的从业经验,还进修过营养学方面的知识技能,常被战友调侃为让兄弟部队眼馋的“战略人才”。
让廖师傅来做食堂自助餐着实有些屈才,上级这才安排他到尖兵食堂负责上到营养评估、下到烧火做饭的工作。更何况今天为了欢迎蛟龙突击队伤愈归队,廖师傅更是拿出了看家本领,连酱汁的咸淡都根据他们的恢复情况做了精细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