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三年不回家?七零娇娇要离婚一笙向财
第260章 享清福(第2页)
在江母看来,沈青青拿回来的奖状,就是对她作为监护人,最好的肯定。
生活上没受委屈,青青才能一心一意钻研功课不是?
她没亏待沈青青!
现在听说她要去争取优秀教师的荣誉,江母的心态有所转变。
从向外人证明,自己把沈青青照顾得很好。
到真心替沈青青高兴、自豪。
“荣誉只是个称号,你现在是新老师,年纪也小,以后机会还多得很,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
沈青青咽下嘴里的小笼包,“奋斗就要趁年轻,以后有没有这股劲还不知道呢。”
这话江母赞同。
很多人就是年轻时候不努力,年纪越大,越不想拼搏。
等到老了回头看,一辈子混完了。
莫名涌起一股豪情,“只要有力气,就拼搏去,家里不需要你们操心。”
不得不说,家里有江母,确实给他们解决了后顾之忧。
沈青青真诚地夸道:“您就是咱们家的定海神针,这个家离不开您。”
作为家庭妇女,江母有时候觉得自己付出良多,把老老小小照顾得很好。
偶尔又觉得自己拖了后腿。
她没上班,没给家里挣回来吃的、用的。
沈青青这话,无疑是说到了江母的心坎里。
“妈没有大本事,这辈子最大的愿望,就是照顾好你们。”
沈青青点头,“您把我们照顾得很好,家里活儿这么多,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让您享清福。”
江母嘴角飞快上扬,“我不用出去上班,没那么多糟心事,就是在享清福。”
沈青青道:“等什么时候家里的活儿不用您干,什么都不用您操心,这才是享清福。”
她越说,江母就越感动。
觉得自己的付出,被人看在眼里、记在了心上。
谦虚地说:“干家务很简单,不辛苦,反正我觉得自己很享福了。”
他们家人口简单,最操心的问题也已经解决。
江母觉得,自己剩下的都是好日子。
去把毛线拿来,一边织,一边陪沈青青说话。
“分房子的事,学校那边怎么说?”
沈青青想了想,“等我做完手上的项目,应该能缩短点时间。”